新疆平安網訊 9月6日,為確保“一村(社區)一法官”活動有效開展,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人民法院專門成立了“一村(社區)一法官”工作領導小組,結合當下開展“一次性解決糾紛”活動以及脫貧攻堅工作,研究制定了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官”工作實施方案。
為主動延伸司法職能,服務鄉村法治建設,積極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實現訴源治理,切實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從今年4月份開始,且末縣法院已在全縣各鄉鎮場設立了13個法官工作室。
“一村一法官”機制,是該院延伸審判職能,落實訴源治理、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一項重大舉措。該院將審判陣地前移到村、社區,共派出員額法官13名,到全縣13個鄉鎮中的62個行政村以點帶面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官”活動。所派駐的法官將在所聯系村(社區)做好“七進鄉村”工作,即入戶釋法進鄉村、化解信訪隱患進鄉村、訴訟服務進鄉村、解決矛盾糾紛進鄉村、法制培訓進鄉村、庭審宣傳進鄉村、案件回訪進鄉村,積極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從源頭上減少和預防矛盾糾紛,為推動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活動中,院班子領導以一名員額法官的身份深入各村(社區)做好“一村一法官”前期對接準備工作,各庭室庭長也紛紛發揮帶頭作用進社區、訪村,通過現場座談、開展組織培訓等方式大力宣傳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官”目的和意義。
隨后,本院58名干警陸續前往各自負責的行政村進行掛牌并開展工作交流。且末縣人民法院將實現全縣62個行政村全覆蓋,全面推進溯源治理和社會綜合治理,確保群眾呼聲早聽到、矛盾糾紛早化解、群眾合法利益早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