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夜幕下的這座城市依舊安靜。天邊,那抹彎月隨意掛著,由遠及近的燈光或明或暗,點綴夜空。頑童怕是躲了起來,不哭不鬧也不出聲。一同消失的還有商販的叫賣、 潮牌鋪面的廣告、發動機的轟鳴,偌大的城市安靜極了。習慣了平日的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突然的靜謐讓人略感悲愴。由于疫情,最近一直封閉辦公,整日在辦公室,白天黑夜也就由他去了,細數時日,已20天有余。
疫情來的突然,兇猛迅疾,弄的我們措手不及,原本的計劃也就成了腦袋里的想法。熬過采購物資的長龍,迎來歸途的紋絲不動,到家已是分秒必爭的匆忙,唯一慶幸的是,準點就位。三個人的集體生活算是開了張,工作之余,兼顧一日三餐,駐村的既視感強烈而濃郁。看著僅有的一口電飯鍋和有限食品,準備不足是顯而易見的。雖然進行各種嘗試,但注定不長久。領導的關心幫助如期而至,信息中心送來了包子、雞湯;辦公室送來了防疫物資;同事幾經周折送來的罐頭,這些都讓我們如沐春風、倍感溫暖。隨著炊具的到來(平安網同事送來一套),正式宣告為期9天的“涼拌時代”就此終結,看到油煙從炒鍋升起,我們歡欣雀躍,唏噓不已。
這段日子里,與這個城市的大多數人一樣,我們在不同崗位、以不同形式為家鄉重啟而頑強奮斗,雖有諸多困難,卻不謀而合的選擇了理解、選擇了堅忍、選擇了付出。目之所及的人們都有同樣的裝扮,烈日酷暑,封閉防護,不眠不休的堅守著。同呼吸、共命運一下子具體起來,會不自覺的隨著數字的增減變化,時而揪心焦慮,時而歡欣雀躍;每天都會被一線抗疫工作者的日常視頻溫暖著、感動著;時常也被身邊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的貼心服務包圍著、感染著,善行好事在每一次垃圾取運、物資配送中積蓄,關心理解在每一次真摯的道謝、認可的微笑中傳遞。很多人都說,攜手抗疫的團結溫暖融化了鄰里之間的水泥鋼筋,彰顯了各族群眾患難與共的手足之情,唱響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時代強音。是啊,這就是新疆,這就是歷經苦難的新疆人民挺起的傲骨脊梁。
天的另一邊,斜云仍殘留著落日余暉,卻紅的發紫、亮的通透。落日有一分熱,便發一分光,成就了夜空絢爛。不禁自問,在這場前所未有,事關各族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偉大斗爭中,我們又怎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既不能持甲逆行,上陣一線,也不能像其他同事那樣志愿服務、造福一方,那盡我所能、全力以赴便是每個個體之于這個城市最大的愛,亦是對生命最大的愛。
疫情仍在繼續,但我堅信,有黨中央的運籌帷幄、親切關懷,有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科學決策,有各兄弟省市的無私援助、鼎力支持,有各級領導的言傳身教、示范帶動,有各行各業工作者的鐵肩擔當、 傾力奉獻,有全疆各族人民的和衷共濟、共同努力,勝利終將屬于我們。
青春不老、奮斗不止,生命不息、初心不改,加油,少年,加油,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