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們見到她,都喊她“媽媽”,老人們碰上她,親切地稱“小熱”……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新希望社區,輔警熱燕爾·阿不都熱一木2年來一直堅持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慢慢地從一名社區警務的“門外漢”成長為轄區群眾信任的熱警官。
“完成工作不是本事,把簡單的工作高標準完成才是本事。”熱燕爾一直用這句話鞭策自己。
今年35歲的熱燕爾是和靜縣公安局園區派出所輔警。2019年1月,她來到新希望社區警務室成為一名社區輔警。為盡快熟悉社區情況,熱燕爾堅持每天走訪群眾,主動和群眾交朋友、拉家常,熱心為群眾辦事。
熱燕爾利用一個月時間,走訪登記轄區人口,并建立“相親相愛一家人”微信群,經常在群內宣傳防電信詐騙及各類法律知識。
針對新希望社區無業人員多的特點,熱燕爾利用微信群發布各類用工信息,同時鼓勵小區居民也將掌握的相關信息在群內發布。
轄區8號樓居民亞某夫婦沒有工作,生活艱難,兩人爭吵不斷。
6月30日,亞某的妻子報警稱丈夫經常打她。熱燕爾知道,兩人矛盾皆因經濟困難,便及時將一家鑄管廠招收大貨車司機的信息告訴亞某,并推薦其應聘。如今,亞某有了穩定的工作,每月有近8000元收入。
在回訪中,熱燕爾品嘗過亞某妻子做的飯菜,贊不絕口。得知自己所在派出所急招一名廚師,熱燕爾第一時間推薦了她。
“現在還打媳婦嗎?”有一次碰到亞某,熱燕爾開玩笑問道。
“她現在是派出所的人,還掙著工資,我哪敢惹她。”亞某說。
轄區3號樓居民阿里木江·阿克尤腿有殘疾,一家人生活全靠妻子在外打零工維持。熱燕爾在入戶走訪時了解到,夫妻二人打算在小區院內擺個水果攤,做點小生意。
為節省費用,熱燕爾四處打聽,幫二人購買了兩輛七八成新的電動車,并以較低的價格聯系工人焊接貨架。同時,她打電話給做水果批發生意的哥哥,讓其低價批發水果給阿里木江夫妻倆。
一個多月試營業后,夫妻倆從單一的賣水果發展到賣蔬菜、馕、油餅等,第一個月凈賺4000多元。
熱燕爾有一本翻爛的筆記本,里面詳細記錄著轄區群眾的困難訴求。
轄區70歲的孤寡老人海力且木·吾斯曼是低保戶,熱燕爾在走訪中得知,老人患有心臟病,其中一味藥吃完了,必須到10公里之外的縣城去買。熱燕爾便帶著空藥盒,驅車趕到縣城藥店購買,并送到老人手中。
轄區8號樓居民卡斯木·那斯爾4歲的孫女艾斯瑪·海如拉患有先天性疾病。
受疫情影響,幼兒園一直未開學。
“是不是因為我有病,大家都不喜歡我,幼兒園也不收我。”6月20日,在一次入戶走訪中,艾斯瑪在家哭鬧著。熱燕爾將孩子摟進懷里,心疼地說:“你就是我的女兒,一開學媽媽就送你去幼兒園。”艾斯瑪高興地笑了。
新希望社區外來務工人員多,低收入家庭多,由此引發的各類矛盾糾紛也多,如果處理不好,小事就可能變成大事。
自工作以來,熱燕爾常常吃住在管轄社區。
工作中,她善于換位思考,總能站在當事人的立場上,找到問題癥結所在,轄區發生家庭矛盾、鄰里糾紛時,都會給她打電話嘮一嘮。
6月20日夜里,熱燕爾接到轄區8號樓居民肉某電話稱:“其在夜市擺攤,因病在家休息了兩天,委托旁邊攤販照看冰箱,不料有人把冰箱電源斷開,導致冰箱里的肉全部臭掉,損失200元左右。”熱燕爾調查發現拔掉電源的人是夜市保潔員。隨后,熱燕爾將二人叫到一起進行調解,最終保潔員向肉某道歉并賠償損失。
一年多來,熱燕爾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00余起。
“做群眾工作不怕磨破嘴、跑斷腿。要勤走訪多調查,耐心聽群眾的反映和訴求,了解群眾實際困難并及時解決,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大家的信任與支持。”熱燕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