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區青河縣作為邊境小縣城,一直承擔著守護中蒙邊境線的重任,護邊員是守邊任務一支重要的力量。近年來,青河縣護邊員隊伍中涌現出一批先進代表,青河縣塔克什肯鎮薩爾布拉克村30號邊境警務站站長木拉提別克?阿汗就是其中之一,寒來暑往十余載,從帳篷到氈房,再到邊境警務站,他帶領著他的隊員們一直扎根在祖國邊境線上,用辛勤的汗水和青春詮釋了護邊員的風采。


國門衛士
塔克什肯鎮位于青河縣城東南部106公里處,地處邊境最前沿,地勢復雜,氣候異常,在這樣艱苦惡劣的條件下,守邊護邊工作顯得異常艱難。

木拉提別克2009年加入護邊員隊伍,他說:“2018年之前這里沒有水井,夏天拉水要騎摩托車到3公里以外的山上去接泉水,冬天要到十幾公里以外的薩爾布拉克村拉水。”
2009年護邊員的補貼是每月150元,剛夠給摩托車加油用,生活條件很差,衣食住行都是問題,吃菜都要靠政府配送,沒有水也無法種菜。那時也沒有迷彩服,都是穿自己的衣服,在胳膊上掛一個紅袖標就代表了護邊員的身份。2018年,縣里為他們打了井,解決了吃水、用水問題。發了統一的迷彩服和巡邊設備,補貼也漲到2000元。護邊員還享受國家惠民補貼、草場補貼、社保醫保等政策。
“那時候有人說我們傻,但我認為這是國家的邊境線,我現在這里守邊疆感到很自豪。”木拉提別克說。
木拉提別克所屬的警務站,四面環山且處于風口地帶,冬季更是常年積雪,平均厚度高達60厘米,車輛根本無法通行。當沒有辦法車巡時,木拉提別克就主動將自家馬匹貢獻出來,供巡邏使用。在這條巡邊路上,他已記不清多少次從馬背上摔下來、多少次飲雪解渴..... 木拉提別克從二十出頭的小伙子,經過十多年艱苦歷練,蛻變成一名忠誠的國門衛士。
公認的好站長
2019年8年,他光榮的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黨員。
2019年10月,木拉提別克被提拔任命為所在的邊境警務站站長。

成為站長之后,他更是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他對待每一件事都是認真負責、扎實肯干,從不計個人得失積極主動搶著干。他的辛苦和努力得到了塔克什肯鎮黨委、鎮政府和塔克什肯口岸邊境派出所的充分肯定。
木拉提別克還積極帶頭學習國家通用語言,并且督促其他人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內務方面木拉提別克更是嚴格要求自己和站內執勤的護邊員,他常常跟隊員們講一句話:“我們要以軍人的標準來要求我們自己,因為從成為護邊員的那天起,我們就是不穿軍裝的邊防衛士!”
木拉提別克時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和帶動著隊員們。疫情期間,他拿出1000元捐給了武漢的“親戚”,“我們都是中國人,他們也是我的兄弟姐妹,他們有困難,我們一定要幫忙。”木拉提別克說。
在邊境安家
為了全身心的投入到守邊護邊工作中,木拉提別克更是把家搬到了警務站,2017年,他鼓勵妻子也加入了護邊員隊伍,從此夫妻倆都把心交給了祖國的邊防事業。
沒當護邊員之前,木拉提別克的房子在塔克什肯鎮,夫妻兩靠打臨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他們有兩個兒子,如今兩個兒子借住在縣城妹妹家。2019年之前,夏天時他們可以一個月與孩子見一次,冬天時,由于路沒修好,出行都是靠騎馬,一家人見面就很困難,2019年通往外面的路修好了,他們見面也方便多了。
妻子孜麗哈?馬吾提汗說:“2017年剛來到這里的時候很不習慣,特別想我的兩個兒子,現在條件好了,每個月可以利用調休時間去見見孩子。而且我們現在有水可以種菜了,我們還種了200多顆樹,環境也越來越好了。”

為了減輕塔克什肯鎮黨委、鎮政府配送蔬菜的壓力,有了水井后,木拉提別克帶頭在警務站翻地種菜。使站內綠樹成蔭,護邊員也能夠吃上自己親手種的新鮮蔬菜,切實為鎮黨委、鎮政府減輕了一定的壓力,更為全縣護邊員隊伍樹立起了榜樣。2019年,木拉提別克在安居房的后院蓋起了一座120平方米的棚圈,冬天用來圈養牛羊和安置馬匹。現在他在工作之余,還飼養了幾十頭牲畜,木拉提別克在守護邊境安定的同時也守護了自己小家的平安和富足。
視頻拍攝:張海龍 剪輯:張煒
木拉提別克是2014年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他的鄰居、朋友都不理解他脫貧之后為什么還要從事護邊員工作。他卻說:“在我認為,守邊是一份光榮的工作,我現在是一名共產黨員,更應該用實際行動報答黨的恩情,我要努力為我的孩子們做好榜樣。”
上高中的大兒子說:“長大后我想當兵,以后也要守邊防,像爸爸一樣為國家的邊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