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由于疫情,咱們還得戴上口罩,雖然見不到大家的廬山真面目,但我還是感受到了大家積極參與檢察工作、貢獻智慧的熱情。”7月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掛職專家座談會。會議開始前,最高檢檢察長張軍與掛職專家拉家常,為座談會“暖場”。
此次掛職最高檢的專家共3位: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車浩,清華大學教授勞東燕,航天科工集團二院資產運營總工程師袁茵。
“只有將自己的所學積極用于實踐,為實務提供理論武器和解決方案,才能豐富學術使命,承擔起學者更重要的社會責任。到最高檢掛職是將自己的所學回報社會的一個難得機會,會讓我的人生經歷更加完整,我會非常珍惜”“珍惜難得機會,盡快熟悉相關業務,為最高檢智慧檢務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會上,3位新“入職”的檢察人分別發表“入職感言”,表示將認真履職、做好相關工作。
聽完大家的發言,張軍指出,新時代,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對我們的國家治理、法治建設、檢察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水平的要求。特別是進入信息化社會,跨界、“跨職”、交流、融合是必然趨勢、時代特色,也是信息化社會建設的需要。3位專家學者的到來,更多專家學者到檢察機關掛職,和時代的發展是契合的,和檢察能力提升的需要也是高度契合的,是我們增強檢察理論素養和提升檢察工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的一場及時雨。
張軍說,專家學者掛職,一方面為最高檢注入了新鮮血液,另一方面,通過更務實了解司法實際,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展變化,必然會更深刻理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繼而在教學、工作中自然而然地去運用,影響未來的法學家、法官、檢察官和律師,影響更多的法律工作者,共同推動共和國的法治建設事業。
張軍勉勵3位專家學者:既然“融”進來了,也“入職”了,那就是檢察人了,就要用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來推動工作,結合自身專長為檢察工作貢獻智慧。要遵守黨的紀律、檢察工作紀律。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都要把學習同思考、觀察同思考、實踐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保持對新事物的敏銳,學會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善于把握歷史和時代的發展方向,善于把握社會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現象和本質。
最高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潘毅琴主持會議并介紹了掛職專家情況。最高檢第一檢察廳、法律政策研究室、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負責人參加座談并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