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的眼神,憨厚的表情,平和的語調……今年32歲的艾力江·圖爾蓀是英吉沙縣公安局英也爾派出所副所長,同時兼任莫木魯克闊坦村警務室民警。從警8年多來,艾力江的工作多次變動,但他那顆為民服務的初心從未改變。

用真情換取村民信任
“當了警察,群眾來辦事要趕緊辦好,多給年輕人宣傳法律,這樣才能對得起警服和警徽。”艾力江一直用父親的這句話鞭策自己。
2009年7月,艾力江從新疆師范大學小學教育專業畢業后,回到英吉沙縣克孜勒鄉,當了一名小學老師。由于父親和哥哥都是警察,受家庭的影響和對公安工作的熱愛,2010年5月,他離開校園,加入英吉沙縣公安局巡控大隊。兩年后,艾力江通過公務員招錄考試,正式成為英吉沙縣公安局一名人民警察。
入警后,艾力江被分配到薩罕派出所擔任坎特艾日克村警務室民警。初來乍到,艾力江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警務室民警。
他首先從了解和服務轄區群眾開始,到群眾中去,傾聽老百姓的呼聲,了解村民的真實想法。每次入戶走訪時,艾力江都帶著一個筆記本。
“78歲的肉孜汗·托合提沒有人照顧,我們要經常去看望他。”“瓦哈甫·巴吾東家馬上要蓋安居富民房,我們要幫他們安排臨時住所。”艾力江將每位村民需要解決的問題都記在筆記本上。通過入戶走訪,從“小事”“簡單事”“平凡事”做起,用真情換取群眾信任,用實際行動贏得村民支持。
2017年,轄區70多歲的老人喀熱·麥合蘇木在收拾房屋時,想在墻上釘一張畫像,不小心把含在嘴里的釘子吞入腹中,老人情急之下想起了艾力江,趕緊給他打電話。接到電話,艾力江立即駕車趕到老人家里,火速將其送到醫院。經搶救,老人脫離危險,等到其家人趕到后,艾力江給老人塞了2000元錢,匆匆回到工作崗位。
此后,艾力江經常到老人家走訪,并幫老人的兒子找到了工作。
工作變動初心不改
2018年,艾力江因工作原因,調任烏恰派出所擔任尤喀克亞巴格村警務長。
得知消息后,村民們來到派出所,希望不要把艾力江調走。
“我們需要這樣的民警,他是真正來給我們辦事的。”當艾力江準備要離開時,有村民提議去公安局,找局領導把他留下來。
艾力江安慰大家說,這是組織的決定,希望大家理解,有時間他會回來看望大家的。“我走的時候,很多村民都來送我,有不少大媽抱著我哭,不讓我走,我也忍不住哭了。” 艾力江說。
在烏恰派出所工作期間,轄區有一位71歲老人生活困難。艾力江得知情況后,將老人接到警務室,這一住就是4個月。
后來,艾力江和民政部門協調,讓老人住進了敬老院。老人每次與人聊天,都說艾力江像自己親兒子一樣。
因工作突出,2019年3月,艾力江被提拔為英也爾派出所副所長,同時兼任莫木魯克闊坦村警務室民警。初到莫木魯克闊坦村時,他花了兩個月時間,走遍了轄區每一戶人家。
當他了解到轄區村民瓦哈普·阿巴斯年事已高且獨居時,便經常與警務室的同事一起給老人送生活用品,為其打掃房屋、清理庭院、平整土地。每次去,老人都要拉著他聊很久。
提及艾力江,瓦哈普說:“他為了我們,經常吃不上飯、睡不好覺。”
派出所里的“多面手”
調解矛盾糾紛、處理派出所各項業務、為中考生辦理身份證……派出所和村民的大小事情,艾力江都放在心上。
今年4月的一天,有群眾向警務室反映,轄區有一對夫妻因感情不和,經常吵架有時甚至動手。艾力江得知此事后,趕緊跑去調解,沒想到兩人對調解比較抵觸,對艾力江愛答不理。艾力江沒有放棄,一個人去不行就找幫手,他把夫妻雙方的親戚朋友叫到一起,多次去兩人家中勸導。經過一段時間勸解,夫妻矛盾終于得到有效化解。
“很多村民都比我年長,但他們相信我,所以誰對誰錯,我必須把過程調查清楚,然后再給他們講道理、講法律,有時候一起矛盾糾紛調解下來好幾個小時,從天亮說到天黑,直到雙方心平氣和地離開。”艾力江說。
在日常工作中,艾力江主要負責派出所的治安業務,事情雜、任務重。他在完成警務室日常工作后,還在派出所辦起了培訓班,對各類數據的新增、核簽、注銷、維護等操作流程進行詳細講解,并帶領民警進入轄區現場講解,要求其熟練掌握業務,提升能力。
學生要中考了,考試需要身份證,針對平常戶籍大廳辦理業務的群眾較多這一現狀,艾力江積極與學校有關負責人對接,利用周末把同學們集中到一起,開辟綠色通道,為同學們辦理身份證。僅用兩天時間,就為全鄉97名考生辦理了身份證。
因工作表現優異,艾力江在2019年度年終考核中被評為優秀,這是他工作8年來第7次被評為優秀。
“警務室民警要真正融入到群眾中去。走訪了解、調查摸排、情況核實等工作要選擇群眾方便之時,以免引起群眾反感。要留意群眾細小言行,預先發現矛盾糾紛,及時調查處理。”艾力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