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5日傍晚,落日的余暉穿過滿架的葡萄葉映在地面上,斑駁的光影清晰可見。烏魯木齊市蘇州路一個小院內,一個溫情故事在延續……
古麗尼格·卡地爾是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特警八支隊民警,在單位從事內勤工作,今年是其入警的第3個年頭。做事積極、踏實的古麗尼格是同事們公認的“開心果”,常常逗得大家開懷大笑。
“桂芳媽媽”是古麗尼格口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匯。“桂芳媽媽”名叫魏桂芳,在阿克蘇與古麗尼格家是十幾年的鄰居,古麗尼格從牙牙學語時,就稱魏桂芳為媽媽。
魏桂芳有一個女兒名叫王薇,比古麗尼格大2歲,同在一個院子的兩個孩子常常被誤認為是親姐妹。上小學時,古麗尼格像個小跟班一樣,常常跟在王薇后面,放學回家倆姐妹一起寫作業,一起看電視,有時困了在桂芳媽媽家倒頭就睡。
古麗尼格的媽媽常常打趣地對魏桂芳說:“我們家古麗尼格老是在你家吃住,更像是你家的孩子!”魏桂芳則說:“你是媽媽,我也是媽媽,孩子在我家,你就放心!”
小升初時,古麗尼格考上了昌吉內初班,出發前一晚,桂芳媽媽帶著女兒來到古麗尼格家,一邊叮囑其出門在外要注意安全,一邊使勁地往其行李箱里塞馕、酸奶等,言語中充滿了不舍與擔心。兩姐妹緊緊抱在一起,依依惜別。剛離家的一個月,桂芳媽媽常常打聽古麗尼格在學校的情況,吃住是否習慣等。
每年暑假,得知古麗尼格要回家,桂芳媽媽都會提前準備許多好吃的,早早地在院子門口等她回來。
磚瓦泥墻能圍住的從來都不是人的真心。正是這種鄰里間真誠、純潔、樸實的情感,把古麗尼格和魏桂芳一家緊密聯系在一起,桂芳媽媽也成了古麗尼格年少時溫暖的港灣和內心可與親生母親比擬的人。
后來,由于古麗尼格長時間在外求學,魏桂芳一家幾次搬遷,加之其手機丟失,兩家人之間的聯系就這樣斷了。魏桂芳曾多次試圖打聽古麗尼格與其媽媽的電話,但都沒有結果。古麗尼格一直掛念著桂芳媽媽,只要一想起桂芳媽媽和王薇姐姐,內心總是空落落的,像是失去了些什么。
2014年,古麗尼格大學畢業后回到阿克蘇,多方尋找魏桂芳一家,卻沒有任何消息。
為追尋自己的警察夢,古麗尼格來到烏魯木齊。201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古麗尼格得知桂芳媽媽一家也在烏魯木齊,她難以掩飾內心的激動,多方打聽到桂芳媽媽的電話并第一時間取得了聯系。
久別后再次重逢,古麗尼格與桂芳媽媽相擁而泣。看著姐姐王薇懷里的孩子,古麗尼格興奮地說:“姐姐,時間過得真快啊,你都當媽媽了,我也當小姨了!”“是呀,這么些年沒聯系,我們特別想你,媽媽總是念叨著你。”王薇感慨道。
古麗尼格一個人在烏魯木齊,因為平時工作忙,古麗尼格與桂芳媽媽通過微信和電話聯系比較多,哪天變天了,桂芳媽媽就會給她發微信或視頻,提醒她添加衣服,注意保暖。
古麗尼格也把桂芳媽媽家當成了自己家,只要到了休息時間,她就會去看望桂芳媽媽。每逢春節,古麗尼格都會去拜年,桂芳媽媽會給她包一個紅包。古麗尼格想拒絕都不行,“怎么了,長大就不聽話了嗎,在我眼里你永遠是那個我疼愛的孩子。”魏桂芳說。
每次見面,古麗尼格和桂芳媽媽總有說不完的話,回憶小時候的點點滴滴,開心地笑著,相互牽著的手握得更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