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口人
四個民族
這個家庭
譜寫著民族團結的大愛
馬新華是塔城地區額敏縣公安局的一名退休民警。在馬新華的大家庭中,她是回族,丈夫米吉提·阿布都熱西提是維吾爾族,兒子加吾蘭·馬新華娶了一位哈薩克族妻子,漢族“爸爸”楊吉春是夫妻倆從大街上接回家的流浪老人。提起馬新華,和他打過交道的各族干部群眾沒有一個人不伸起大拇指的,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馬大姐”。

2004 年初冬的一天,楊吉春因為天冷沒找上活兒,在大街上孤獨地行走。馬新華下班回家時看到了他。
“當時我覺得他很眼熟。”馬新華想起,這個流浪的身影已經多次出現在額敏縣的街頭。心酸涌上心頭,她趕緊追了上去,扶住渾身發抖的老人說:“來我家吃飯吧。”
于是,老人拘束地來到了馬新華家。米吉提見狀,問明原因,悄悄埋怨妻子:“你怎么也不和我商量一下?!瘪R新華說:“換了你不也一樣會這樣做?”丈夫笑了,去為老人做了一碗熱騰騰的湯揪片。看著老人吃飯,夫妻倆對他說:“以后你就和我們住吧,這里就是你的家。”轉眼15年過去了,這里早已成為楊吉春真正的家。

2005年9月,楊吉春突發高血壓,夫妻倆趕緊送老人去醫院,由于搶救及時,老人脫離了危險。同年冬天,老人不小心滑倒,腿骨骨折,做了手術,半年下不了床,馬新華照顧他吃飯洗臉和大小便,細心周到。
十幾年來,楊吉春融入了這個民族團結的大家庭,他幫馬新華操持家務,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平常一家人在一起互學語言,楊吉春學了一口流利的維吾爾語,家里來客人時,他還經常當翻譯。
在額敏縣,馬新華和漢族爸爸楊吉春的故事成為一段佳話。2008 年額敏縣評選首屆道德模范,馬新華被評為孝老愛親模范。

2013年冬天,馬新華得知額敏縣第二中學學生吾拉孜別克父母雙亡無人照顧,寒假期間主動把他接到家里照顧。開學臨近,馬新華主動和校方聯系,解決了吾拉孜別克的住宿和就餐問題,并為他購買了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馬新華經常去學??赐崂蝿e克,鼓勵他好好學習。
在單位,馬新華同戰友們親如兄弟,如果哪個同志有了難處,她就伸出援助之手幫他們度過難關;如果哪位同志身體不好,她主動提上禮品到家中探望。

馬新華在車管窗口工作多年,用自己的熱情服務贏得了群眾的認可,凡是來過車管所的群眾,不管年齡大小,不分民族,都叫她“馬大姐”。因為她會多民族的語言,方便溝通交流,能快速幫助群眾辦理各類業務,有的群眾在辦理業務時遇到不順心的事發脾氣,馬新華就耐心的向他們做好解釋工作。“有的群眾來一趟車管所不容易,我們應該讓他們高興而來,滿意而歸?!瘪R新華經常給同事們講。
“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開展以來,馬新華把結對親戚當成自己真正的親人,幫助親戚解決了住房問題,聯系社區解決了孩子上學的問題,不斷增進與結對親戚的感情。
退休后的馬新華,在自己的家中辦起了家庭黨校,繼續發揮著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用自己樸實的語言和實際行動感染和帶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民族團結之花在祖國大地上處處綻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