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鼠是司空見慣的,而在城市的單元樓里,卻不多見。近來,不知道什么時候,客廳里溜進來一只老鼠,一進來便不走了。
烏魯木齊市的社會治安特別好,我經常敞開大門通風,有時半夜睡起來,一看大門還敞開著,索性關上門再去睡了。我家住在五樓,從樓梯上來正對大門,打開門便是客廳??蛷d里較為簡陋,除了有一臺大屁股創(chuàng)維牌電視、沙發(fā)、茶幾、地毯之外,就是陽臺種的幾盆花和一些閑書、練過字的宣紙、禿毛筆等,實在沒有什么可以拿走的東西。夜不閉戶,誰曾想五樓這么高,竟能溜進來一只老鼠。

老鼠來到家后,捉鼠便迫在眉睫。
第一天下午,先攆后捉。愛人先后叫來鄰居和朋友幫忙,三人分工明確,一人在沙發(fā)上來回跳著蹦著,想把老鼠攆出來,一人在地毯上守候,一人守住陽臺不讓老鼠躥過去。老鼠一會被攆到沙發(fā)底下,一會被攆到電視柜底下,一會被攆到一堆書和練過字的廢紙里。三人與老鼠就這樣在客廳折騰了一下午。最后,老鼠攆也沒攆走,捉也沒捉住,反倒把人累得人在客廳喘息。老鼠趁人歇息之際,用心選擇了個好去處,瞄準緊靠沙發(fā)的暖氣包下一個很狹長的縫隙,一溜煙鉆了進去。三人在客廳商議,要找到老鼠,須拆除暖氣包的外扣板,拆除并打掉扣板上面的窗臺,窗臺上面有一層石料與扣板相連也要拆掉,這樣下來工程量還是蠻大的。三人拿老鼠沒有辦法,互相笑笑散去。此后,住對門七年沒有來往過的鄰居,因此成了朋友。只是那只老鼠,牠藏在暖氣包下面一個狹長的夾縫的一個不為我知的角落,會不會在偷偷地嘲笑人類的束手無策。
晚上,抱來貓捉。我擔心老鼠咬壞沙發(fā)和地毯,下班后第一件事,便想方設法堵塞漏洞,生怕牠從客廳再跑到小臥室去。我叫來同事幫忙,移開沙發(fā),搬走茶幾,卷起地毯,拆掉暖氣包外的扣板,先堵上客廳與小臥室之間的漏洞,再仔細尋找,終究沒有找到那只老鼠。為了捉住那只老鼠,我通過社區(qū)干部從鄰居家借來一只貓。鄰居家的貓是一只寵物貓,體大肥碩,足有三四公斤重。貓在客廳轉了好幾圈,等熟悉了陌生的環(huán)境后,覺得不再新鮮,臥在地毯上再也沒有興趣起來。我想貓或許是累了,便拿來火腿腸哄貓開心,貓嗅了下火腿腸,沒有吃的意向。我想,貓與小孩一樣,都是受過教育的,陌生人的食物怎么能隨便吃呢?再沒有勉強貓。貓不再理會火腿腸,嗓子里發(fā)出“呱呱”的喘息聲,顯得有些的無能為力。貓在客廳地毯上臥了近兩個多小時,直到鄰居催說要睡了,我只能還了貓,悻悻地回家。這一回合,老鼠顯然是勝利者,我內心深處涌起一種無以名狀的深深的挫敗感。

第二天,打鼠。看到那只老鼠是在第二天早晨。早上七點半左右,烏魯木齊天還沒有大亮,小區(qū)里靜得可以聽到窗外樹葉發(fā)芽的聲音。我從臥室出來,第一眼便看到了那只老鼠。客廳的茶幾是黑玻璃的,高約四十公分,我不知道牠是怎樣爬上去的。茶幾上放有果盤,果盤里有一些干果,老鼠埋頭津津有味地在吃干果。老鼠沒有發(fā)覺我,我也沒有去打擾牠。那只老鼠有巴掌大小,尖尖的腦袋,長著胡子,尾巴很長。牠看來是餓極了,先是吃一些瓜子,外皮堅硬的巴旦木咬不動,牠沒有吃,只吃一些原味炒瓜子。果盤里還有一些杏干、葡萄干,老鼠也沒有興趣去吃。由此可見,牠并不是饞嘴,確實是餓極了。老鼠吃相專注,又顯得十分貪婪,全然沒有顧及我的存在,這一點著實令人惱怒。我小心翼翼地移動步子,心想取下掛在墻上的握力器收拾牠。此時,或許是籠罩的殺氣令老鼠警覺,牠扭過頭看到了我。在這次不期而遇的照面里,老鼠的胡須左右顫動,顯得異常吃驚,又好像有些膽怯,瞬間,牠跳下茶幾,躥入沙發(fā)下的暖氣包夾縫里去了。
第三天,夾、粘、釣。老鼠來家的第三天是星期六,一大早,我先去客廳察看。這一看不得了,地毯上有幾顆老鼠屎,窗臺上的花盆被牠搞得零亂不堪,到處是盆土和咬落的花瓣、花葉,更令人惱怒的是牠把我的《顏真卿多寶塔碑》和練書法時留下費紙噬咬得不堪入目,地毯上到處是碎紙片,難以收拾。牠這是在給我耀武揚威呀!我氣恨的牙咬成了骨頭??苫仡^又一想,老鼠咬碎的東西是書和紙,想必也是愛學習的,想到此,自己都覺得有些可笑。我站在客廳大罵老鼠,你等著!看我咋收拾你。先買來夾鼠板,再買來一瓶上好香油鼠夾上放上肉,肉上再放些香油,一個晚上過去了,夾鼠板上的肉被吃得凈光,老鼠卻不見蹤影。又買來粘鼠板,客廳里的幾個角落都放上,老鼠沒有粘住,人不小心踩上卻難以取下來。再后來,一個老漢給我建議,用魚鉤釣鼠。我取來魚鉤,放長線釣大鼠。魚線系在墻上的衣帽鉤上,離地面10多公分高,考慮到老鼠能夠著,牛肉當餌來釣老鼠。又一個晚上過去了,老鼠十分精明,最終沒有上鉤。

一周后,養(yǎng)鼠。經過幾個回合較量,老鼠仍然是勝利者。我有些沮喪,便站在客廳嚴厲警告牠,再敢胡作非為,看我不收拾你。此后幾天,老鼠似乎明白道理,不再上竄下跳,客廳的沙發(fā)、地毯、以及書再也沒有被噬咬過。我心里尋思,牠能爬到五樓,也不容易。庚子鼠年,牠是春節(jié)以來第一個來我家做客的。既是第一位光顧的“客”,那就應善待牠,怎么能捉牠呢?多不好。捉不住,攆不走,干脆就養(yǎng)上牠吧!老鼠倒也好養(yǎng)。每天只需取些干果和馕,丟在地毯上,任牠吃去。每天下班回來,丟在地毯上的干果老鼠沒有動,馕卻被吃光了,足見牠的嘴還不算叼,吃得食物符合新疆當地的口味。有時我會順手丟給牠些花生米、吃剩下的饃饃等,丟什么牠吃什么,倒沒有什么挑剔。
后來的日子,我與老鼠似乎有了些許默契。只要我在家,牠便躲起來悄無聲息。我不在家時,牠便出來尋食。我有時也生氣牠咬壞我的書,但生氣歸生氣,好在牠沒有咬破我的沙發(fā)和地毯,心里一下子便釋然了。老鼠必竟是一條生命,是生命,總有餓的時候,餓了,牠又不會語言,便咬碎東西給人以提示。想到此,不免心生憐憫。
一月后,那只老鼠不見了。或許是我開了門又忘了關,給牠創(chuàng)造了跑下了樓的機會,或許是牠該走了吧??傊?,老鼠不知去了哪里,人心里反倒有些空落。
【作者簡介】

一路牧歌,劉冬生,陜西乾縣馬連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黨委政法委干部,陜西省散文學會會員。工作之余喜歡用文字記錄點滴生活,抒寫生命歡歌。曾在多個傳統媒體、網絡平臺上發(fā)表新聞、攝影、散文等多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