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南城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在司法部“新時代司法為民好榜樣”評選中被評為“調解為民好榜樣”集體。
矛盾糾紛可不可怕?阿克蘇市南城街道的回答是:不可怕。矛盾糾紛發生后,關鍵是調解工作要早介入,提供更貼心的法律服務,力爭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通過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最終實現的是社會和諧穩定。”阿克蘇市司法局南城街道司法所所長魯萍說。
記者在南城街道走訪,感受了新時代“楓橋經驗”在這里的創新實踐。
暢通矛盾收集渠道
4月13日,阿克蘇市南城街道黨工委政法書記杜云川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矛盾糾紛很難杜絕,我們要做的是及時發現,并加以解決。”
南城街道處于阿克蘇市的城鄉接合部,自建房多、群租房多、涉及拆遷的棚戶區多、流動人口多。“這些年穩定紅利不斷釋放,轄區群眾經濟活動多了起來,法治觀念和維權意識增強,隨之而來的租賃、勞務、婚姻家庭等糾紛也多了。”杜云川給記者舉例:比如拆遷,政府賠償標準達不到個人預期要上訪,談不攏不拆了也要上訪。
“楓橋經驗,我們在行動。”這是南城街道的工作思路。杜云川說,首先要變被動為主動,搭建老百姓反映個人訴求的平臺,只要矛盾糾紛收集渠道暢通,化解力量充足,就可通過化解糾紛促進和諧,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也密切了干群關系。
目前,在南城街道的所有小區和人員密集場所,都懸掛著印有熱線電話的公示牌。通過各種方式拓寬渠道,南城街道做到了社情民意早發現,矛盾糾紛早介入,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2019年南城街道調解糾紛572件,其中居民申請調解和主動介入調解各占一半。
春節前,杜云川發現并介入了一起勞務糾紛,包工頭張某和一家信用不佳的公司合作,沒收到工程款,連累了工人。通過相關部門聯合調解,張某拿到工程款,給工人發了工資。
疫情發生后,街道招募志愿者,張某給杜云川發短信說:春節前你幫我們要到了工資,現在我也想做點事,讓我當志愿者吧。調解工作換來了群眾認可,杜云川很高興。
事實上,南城街道共需招募300個志愿者、40輛車,沒幾天就招滿了,志愿者負責人員登記、體溫測量、樓道消殺,開展居民服務,十分辛苦,他們毫無怨言。“群眾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獲和繼續守護的動力。”杜云川說。
調委會發揮專業作用
“糾紛動態發生、動態解決。”魯萍說。南城街道的調解工作分三個層面:簡易糾紛當天辦、一般糾紛專人辦、復雜糾紛聯合辦。
13日上午,南城街道司法所調解員亞生江·托合提接待了轄區一對鬧離婚的夫妻。“其實兩人感情基礎挺好,和他們坐下來慢慢聊了一上午,他們和好了。”亞生江說。
亞生江是南城街道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的成員,這個調委會成立于2019年7月,是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婚姻家庭領域的創新實踐,成立至今66名調解員已經成功調解“沖動離婚”78對。
目前,南城街道除了婚姻家庭調委會,還有6個社區調委會、3個物業糾紛調委會等。
專職調解員王佳男是物業糾紛調委會成員。去年10月,轄區一家賓館負責人與樓上住戶發生糾紛。“5層一家住戶廚房漏水,泡壞了賓館4樓的客房房頂。”王佳男說,住戶認為是下水管網老化導致5樓淤堵,應該所有住戶一起出錢更換管道,賓館方認為更換管道會破壞裝修,怎么都不同意。
王佳男找來建筑維修專業人士評估合理維修方法,發現管道更換難度很大。最終由物業公司出錢買疏通劑,定期清淤,住戶和賓館方都同意了解決方案。
每位調解員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糾紛,有的因為噪音,有的因為寵物,事情不大,但當事人情緒不小。而王佳男并不煩躁,說起話來一直笑瞇瞇的。“每個人都會遇到煩心事,作為調解員要多加體諒,問題解決了,大家心情就好了。”她說。
在司法所門外,記者看到一輛剛裝修好的多功能流動服務車,車身上有“調解千家事,溫暖萬人心”字樣。這輛車即將投入使用,開展法治宣傳、政策咨詢、矛盾調解,還提供代辦服務。
法律顧問接地氣
4月12日,新疆憂樂律師事務所律師高偉在南城司法所坐班,一上午解答了6名居民的法律咨詢,他覺得工作充實有意義。
2017年以來,阿克蘇市先行試點和推進“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逐步實現了村(社區)法律顧問的全覆蓋,16個法律顧問團的72名律師為全市162個村(社區)擔任法律顧問,高偉就是其中之一。
“我的任務是開展基層法律服務、法治宣傳、矛盾糾紛調處,協助社區做好自治管理。”高偉說。他是南城街道法律顧問團團長,同時擔任兩個社區的法律顧問。
來找高偉代寫法律文書的群眾并不多,大多都是來咨詢的。“群眾都希望通過咨詢找到立竿見影的解決辦法,我分析后盡量給出操作性強的調解建議和訴訟建議。”高偉說。
在各種五花八門甚至雞毛蒜皮的問題中探尋解決辦法,這些年來,高偉已逐漸了解到老百姓更需要什么樣的法律服務。
2019年,高偉面向社區居民講了13堂法律課,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講解勞動法、婚姻法、合同法等,并設置答問環節,既普及法律知識,還現場解決具體問題,課后經常有居民圍過來和他約時間,想進一步咨詢。
為了讓工作更接地氣,高偉主動走訪轄區民營企業,發現了不少問題,一些企業和員工沒有簽勞動合同,有的沒有完善的內部制度,企業反映的問題形形色色,高偉邊走訪了解,邊梳理問題,邊給出法律建議。
事實證明,有律師在場的調解,成功率比較高。今年3月15日,高偉調解了一起糾紛。一家雪糕經銷商向商店免費投放冰柜,條件是商戶要售賣這家公司的雪糕。經銷商發現一名商戶用了4年冰柜幾乎沒銷售自家雪糕,上門理論,結果吵了起來,還鬧到了社區警務室。高偉與民警一起給出了調解建議,雙方認可接受,糾紛當場平息。
“通過開展公益法律服務,提高社區居民懂法、守法和用法的水平,我很有成就感。”高偉這樣總結這幾年擔任社區法律顧問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