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派出所,三個人;沒有網絡,沒有常住居民;北風呼嘯,滿目蒼涼。在這片距阿勒泰地區福海縣城120公里的茫茫戈壁上,48歲的金東貴一守就是14年。
金東貴是福海縣公安局三個泉派出所所長,14年里,他帶領兩名輔警“管好邊、守好圈”,不讓一輛“問題”車輛、一個可疑人員從眼皮子底下溜走,多次在戈壁上開展救援。
最先到達現場的“救援隊”
4月10日,記者從福海縣出發,驅車120公里,來到位于福海縣喀拉瑪蓋鄉的三個泉派出所。
2006年12月,金東貴初到三個泉派出所,就畫了一張轄區地圖。“這里西與北屯市接壤東與富蘊縣相連,距離兩地均90公里,轄區一旦出現突發事件,我們必須最先到達。”他說。
4月2日,金東貴接到福海縣公安局指揮中心電話稱:“距離派出所5公里處的216國道上,有一輛大貨車停在路邊,司機臉上有血跡……”
掛掉電話,金東貴拿起救援包、帶著兩名輔警迅速趕到現場,確認司機狀態,處理傷口,并與其家人取得聯系,檢查車輛有無碰撞痕跡,排除交通事故,一切事宜處理得井然有序。30分鐘后,救護車趕到,他跟車將司機送到醫院,見到其家人才放心離開。事后經了解,事故車司機在換完沒氣的輪胎起身時,頭猛地碰到車廂上,導致受傷昏迷。如果不是金東貴提前處理并及時送醫,后果不堪設想。
216國道橫穿三個泉派出所轄區境內,這里每年從入冬到開春,風雪天氣頻繁。金東貴每天要在這46公里路上巡查幾個來回,提醒司機注意安全,減速慢行,一天下來,嘴皮子干了,腳也跑腫了。
去年冬天的一天,天氣預報顯示有風吹雪,金東貴一早就帶兩名輔警上路引導車輛。13時許,雪越來越大,能見度越來越小,前方3輛車在行駛中碰到一起,金東貴與檢查站聯系,對該路段實行臨時交通管制,他帶著輔警迅速設置安全警示牌,確認傷者,撥打急救電話。
據統計,14年來,金東貴救助了500余人,他和兩名輔警被稱為戈壁灘上的“黃金救援隊”。
走遍100多條溝壑土包
三個泉派出所轄區覆蓋福海縣四鄉兩鎮,周邊戈壁灘有100多條溝湖,每一條溝、每一個土包,都留有金東貴的足跡。
“春季轉場后,這片戈壁灘就熱鬧起來了,最多時有上千人,持續到冬季轉場結束。其間矛盾糾紛也多起來了,我們平均每天出警兩次,多時一天七八次。”金東貴說。
說話間,金東貴的手機響起,他用流利的哈薩克語與對方交流。掛斷電話后,他給記者翻譯:“喀拉瑪蓋鄉牧業三隊一戶牧民的牛娃子在克孜哈巴克東邊一點丟了。”
“克孜哈巴克”在哈薩克語里是紅色的土包。在當地,牧民們給每條溝和每個土包都起了名字,除了牧民自己,也就金東貴能分清他們描述的位置。
金東貴將這條信息通過手機發到各鄉鎮微信群里,不一會兒,一名牧民稱牧業二隊有人撿到一只牛娃子。金東貴聯系到撿牛娃子的人,并通知失主去認領。
半個小時后,失主打來電話無奈地說:“金所長,你給我做個證吧,牛娃子就是我的,可母牛不認,撿的人怕搞錯了不給我。”
“你家的牛娃子是第一胎還是第二胎?”得知是第一胎,金東貴在電話里對撿牛娃子的人說:“你應該知道,母牛生第一胎都不認,經常生完牛娃子就自己跑回家了。我當證人,如果搞錯了,后面再有人來找你要牛,我負責。”聽了金東貴的話,撿牛娃子的人才將牛娃子還給失主。
金東貴說:“牧民之間的糾紛多由牲畜引起,丟牲畜的、野狗咬羊的、車撞牲畜的,對牧民來說,樁樁件件無小事。”
3月29日,金東貴接到一牧民報案電話:“轄區216國道多浪格(一土包名)附近有一匹馬被一輛貨車撞死,肇事車跑了。”
金東貴根據報案人的描述,迅速鎖定可疑車輛,并將其攔截。肇事車找到了,可馬的主人卻沒出現,金東貴留下司機聯系電話和相關手續,發動牧民們尋找馬的主人。兩天后,喀拉瑪蓋鄉牧民加某來認馬。最終,在金東貴的調解下,肇事司機在電話里與該牧民達成賠償協議。
守好4000平方千米戈壁荒漠
三個泉派出所管轄區域面積達4000平方千米,這片戈壁荒漠礦藏豐富,還有蟲草等名貴藥材,是“掘金者”眼中的“富礦”,每年都有人到這里濫采濫挖。
去年2月5日,正值大年初一。金東貴帶兩名輔警巡邏,發現一處戈壁上有燈光,趕忙過去查看,原來,有4人正在私自偷采礦藏。
帶頭的甘肅籍農民工李某交代,前期老板用設備勘探過,說這里產黃金,讓他們趁過年沒人監管的時候采挖,“沒想到你們過年都不休息。”
金東貴將4人帶到派出所,給他們講清私自采挖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大過年的,誰都想在家團圓,你們掙錢也是圖一家人整整齊齊在一起,可一旦犯法,這家就不完整了。”經過他語重心長地勸說,4名工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表示立馬停工回家。
去年5月8日,派出所接群眾舉報,有人在一處戈壁偷采偷挖礦石。當時天色已晚,通知礦產監管部門恐怕來不及,金東貴和輔警迅速出警,當場將富蘊縣牧民哈某等5人查獲,并查扣車輛及電機電鎬等采礦設備。
采訪時,記者跟隨金東貴探訪了幾處被查封的非法采礦點,被挖過的地方到處可見碎石和草根。金東貴指著一處巴掌大的草垛問:“你猜猜,這棵草垛要長多少年?”記者回答:“2年。”
金東貴撿起被挖壞的草根說:“150年!這都是專家來考證過的。”
在每一處濫采濫挖現場,都豎立著一個手寫的警示牌:“想偷礦的人別想好事了,這里每天都有人看護”。
“這些牌子都是我寫的,我要讓他們知道,時刻有人在守護這片土地。”金東貴說。
14年來,金東貴曾獲得14次福海縣公安局嘉獎、12次“優秀公務員”稱號、一次阿勒泰地區公安局嘉獎、一次福海縣政府嘉獎。與這些榮譽稱號相比,最讓金東貴驕傲的稱號是“茫茫戈壁堅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