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北籍西部計劃大學生志愿者胡文龍志愿服務期滿后選擇留疆。
2013年12月,胡文龍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人民檢察院成為一名普通干警。
至今,胡文龍已經扎根在這片土地7年了。
2015年,胡文龍被選派成為“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員,入駐吉木乃縣托斯特鄉章阿托干村,這是他第一次深入基層。
一年內,他通過走訪了解、深入調研,不斷向托斯特鄉黨員干部、章阿托干村兩委班子以及牧民群眾學習,在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工作經驗,并與群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曾經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在胡文龍身上越發閃光,駐村工作經歷成為他工作生活中的寶貴財富,把結對“親戚”當家人,譜寫了一曲民族團結美好樂章。
沙依然大姐就是我的親姐
烏拉斯特鎮阿爾恰勒村的沙依然·熱布拉依是胡文龍的親戚。
只要聽說胡文龍要來,沙依然就會早早將熱騰騰的奶茶、香噴噴的包爾薩克、金閃閃的酥油擺在桌上。對沙依然來說,胡文龍就是她的親人。
胡文龍時常關注著沙依然一家的生產生活情況。當了解到親戚家中缺乏勞動力時,他立即動員其他干警組成“民族團結一家親”服務隊,扛上鐵鍬、推板到親戚家中干活。
每年四月,牧民轉場期間,他都會準備好足量的蔬菜送到沙依然家,并幫助他們修補好羊圈鐵絲圍欄,給牛羊喂草喂水,還給沙依然的外孫女送去書包和學習用品,給孩子輔導作業。
日復一日地關心關懷,胡文龍和沙依然大姐結下了深刻的感情。現在,沙依然家的客廳里還掛著胡文龍和她一家的“全家福”。
“只要心中時時刻刻想著群眾,掛念群眾,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心里就特別舒坦。”胡文龍開心地說。
我還有很多“親戚”呢
胡文龍的同事胡安別克·霍贊說,胡文龍做群眾工作很有辦法,有時一句話就能拉近和親戚的心理距離。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單位其他干警共26戶親戚都認識他,家里有什么困難也愿意找胡文龍幫忙,他也很樂意去幫忙。
前段時間,村民哈拉皮亞·哈力亞克巴爾家中丟失了一頭牛,胡文龍和同事葉爾波拉提·火什哈爾一起開車在山里找了近3個小時,才發現了已經凍死的牛。
因之前他專門向哈拉皮亞宣傳了牲畜保險政策,并幫其聯系購買了保險,所以他這次又跑前忙后聯系保險公司進行理賠,最終哈拉皮亞·哈力亞克巴爾獲得8000元賠償。

俄孜汗·阿拜爾汗和妻子常年住在吉木乃縣木合太牧區,經濟主要來源就是賣駝奶。老兩口日常會撿回一些空瓶子洗干凈裝駝奶賣給來往游客,但因考慮到衛生問題,好些游客看到瓶子就會轉頭離開。
為了幫助俄孜汗拓寬銷路,胡文龍在網上找裝駝奶的容器,反復對比規格、型號、價格,還專門去了趟烏魯木齊尋找合適的駝奶瓶,了解到廠家直賣的比網上更便宜。經過反復溝通,他先幫俄孜汗購買了一批,貨到后還專程從縣城送到一百多公里的木合太牧區交給俄孜汗。
幾天后俄孜汗高興地打電話給胡文龍說:“以前來的客人很多都是現買現喝,現在不僅現喝還會買上幾公斤帶回家,駝奶也是早早就售空了!謝謝小胡啊!”
歲月變遷,不變的是民族情,
季節變幻,不變的是團結情,
胡文龍與各族群眾澆灌的這棵民族團結樹正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