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麥提江?艾買提用他的“鐵腳板”
走到柏油馬路的盡頭
走向雪山融水沖擊的河灘
走進連綿起伏的群山
走進了人民群眾的心
……
緣 起
2017年從大學畢業后,麥麥提江?艾買提在烏魯木齊一家通訊企業上班,起薪每月有6000多元。全新的業態、未來看漲的收入,像很多留在大都市的年輕人一樣,麥麥提江對未來滿懷期待。

雖然身在烏魯木齊,但是麥麥提江時刻關注著家鄉的點點滴滴。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大局、脫貧致富的小康之路,他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如何能在蓬勃發展的大潮中貢獻自己的力量,麥麥提江一直在思考。小時候和他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參加了公安工作,無話不談的他們經常交流彼此在工作生活中的經驗,公安職業在麥麥提江的心里埋下了種子并且逐漸萌芽。
“回到家鄉去,為家鄉的穩定發展保駕護航!”2017年12月,經過招考選拔麥麥提江以優異的成績加入疏附縣公安局這個光榮的集體。
融 入
分配到木什鄉派出所明堯樂村警務室的時候,麥麥提江才知道自己即將面對的是怎樣的工作實際。木什鄉是疏附縣最偏遠的鄉,明堯樂村又是木什鄉最偏遠的村,距離自己的家烏帕爾鎮有100公里,回上一趟家光路程就得好幾個小時。從派出所出發,要走上十幾公里路才能到達村警務室。
既來之則安之,麥麥提江用了足足兩個月的時間走訪明堯樂村所有的村民。村里每一戶家庭成員、家庭收入情況、牛羊牲畜飼養等基礎數據他都刻在了腦子里。
他的熱情真誠很快讓他跟群眾建立起了良好的關系,誰家有了困難,總是第一時間找麥麥提江來幫忙,不只如此,誰家有喜事也要把喜訊送到警務室。麥麥提江成了明堯樂村村民最信賴的人。
堅 守
警務室是群眾的連心橋,法制宣傳、接處警情、服務群眾等工作內容,無時無刻不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村民的家長里短、鄰里糾紛甚至頭疼腦熱,只要找到警務室,都能及時幫助解決。
麥麥提江清晰地記得依達耶提?沙克爾生病的事。依達耶提是3組的一戶群眾,其實全家就他一個人,他是聾啞人,妻子已經去世,這樣特殊的情況,麥麥提江平時就格外留意。一次例行走訪中,怎么也敲不開他家的門,麥麥提江來不及多想就翻進了院子,發現依達耶提已經發燒至半昏迷狀態......幸虧那天他來走訪,或者晚一點,后果都不堪設想。

有一次,接110指派出警救助一名迷路“驢友”的事可難壞了他。明堯樂村的四周全是山,“驢友”報警的時候也無法描述清楚具體方位,更要命的是,山里沒有信號,電話也接不通,只能憑借著110轉述的簡單信息來撒網搜尋,在爬上一座山頭后,電話終于接通,這表明“驢友”就在附近,縮小范圍后,麥麥提江果然聽到了呼救聲,一行人找到跌坐在斷崖下的“驢友”,用繩子將其拉上山頭。
辦公室的墻上有一面錦旗,問及這是什么事的時候,麥麥提江一再表示,都是“小事”。村里有一位獨居老人,其子女在隔壁村,平時無法照料,麥麥提江就主動承擔起了照顧老人的工作。飲食物資、日常家務,一應事項全力承擔,把老人照顧地無微不至。老人說麥麥提江就是她的“親兒子”。
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很多,村民家里沒有藥就協調送藥上門,條件不好的人家他就自掏腰包購買煤炭確保過個暖冬,誰家的羊走丟了他就帶人去找……
說是“小事”,可群眾工作哪里有小事,盡管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但這些“小事”一做就是三年。這條路,一走就是沙漠、山地......他用一雙“鐵腳板”走進了群眾的心,走出了群眾的信任!“他們都很喜歡我”,麥麥提江這樣說。群眾的支持,是任何榮譽褒獎都無法替代的贊許,也是麥麥提江堅守在大漠戈壁最大的動力。
抗 疫
1月25日,新疆啟動自治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這可急壞了在家陪護生產妻子的麥麥提江,明堯樂村700多口人成了他心頭揮之不去的牽掛,回到工作崗位的念頭強烈地支配著他。
1月26日,告別了妻兒,麥麥提江回到明堯樂村立即開展了走訪摸底、政策宣傳等工作。在抗疫一線的麥麥提江一戰就是50余天。他用那雙“鐵腳板”風風火火走在防疫的路上,走在為人民服務的路上。

麥麥提江個頭不是很高,但身體釋放出的能量很大。明堯樂村干凈整潔的村子面貌、平安有序的日常生產生活秩序,都融入了麥麥提江的心血。他熟悉這里的每一寸土地,也熱愛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每當巡邏來到道路盡頭的時候,他會靜靜環顧曠野、遠眺群山,思緒萬千。他深知,他愛腳下這片土地,更愛生活在這里與他朝夕相處的每一個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