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祭奠祖先、緬懷親人是我國一項傳統習俗。今年清明節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期,因此,許多地方出臺了清明祭掃詳細規定,積極倡導更安全、環保、文明的祭掃方式。還有些地方推出了“云祭掃”“代祭掃”等服務,鼓勵群眾通過多元化方式表達哀思。
“祭而豐不如養之厚;悔之晚何若謹于前”。清明祭掃是為弘揚孝道,但厚養薄葬為真孝,盡孝更應重平時。在緬懷逝者之時,對于健在的老人,要讓他們吃好穿暖,使其居安食美,有病及時醫治,使其能頤養天年,這才是對孝道的最好傳承。在他們去世后,不必以奢華葬禮、高價墓園為盡孝追求。
總之,祭奠祖先、緬懷親人意在表達孝思、教育后代,重在用心,貴在真誠,心誠才是最重要的。換句話說,清明祭掃不在形式而在于心,不在人到而在心到。通過懷念先人的故事,敬仰先人的品德,秉承先人的遺訓,傳承先人的精神,讓家庭、家族成為厚德之所,成為文明新風的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