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地區沙雅縣英買力鎮黨委委員、派出所所長安建民,他的身上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質,黝黑的臉龐,一雙眼睛似是能洞穿人心。在同事們的心中,他是不茍言笑的“黑貓警長”,對待工作精益求精。在基層群眾的心中,他是樂于助人的“小叮當”,啥麻煩事兒只要找到他,一定想盡辦法幫著解決。

“安所長幫了我很大的忙,他的話我信。”2月29日,在沙雅縣敬老院,80歲的加帕爾·卡德爾說。因為疫情防控,他已經有兩個月沒見到安建民了,敬老院里吃住不愁,只愁見不到“安所長”。
“我一個人從和田來沙雅縣,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沒有結過婚,過去靠打小工掙點錢養活自己。現在年齡大了,村里的領導看我一個人生活不方便,讓我住敬老院。我怎么知道他們是不是騙我?想把我送走啊?”加帕爾·卡德爾說起這件事來,還覺得有些對不起村干部,自己對于政策的不了解,誤會了別人的好意。最后,說服他住進敬老院的,是安建民。
“安所長理解我,他知道我不愿意去,是離不開村里的老伙伴。他說,如果我想回村里看大家,給他打電話,他安排車接我回去。在敬老院有什么事也可以給他打電話說,他還給院長說,對我多照顧些。”加帕爾·卡德爾說。
加帕爾·卡德爾如此信任安建民,是因為安建民一來,就幫他解決了落戶的事情。這件事,英買力鎮4任派出所所長都在努力,但由于落戶政策,加帕爾·卡德爾必須在出生地和田落戶,再遷戶至沙雅縣。

“以前,村里人都叫我‘加帕爾·和田’,現在誰再這么叫,我要生氣的。我叫‘加帕爾·英買力’。”加帕爾·卡德爾還記得,安建民把戶口本、身份證一起交到他手上的那天,他的心里比過年還高興,因為終于有自己的家了。
“我們帶他回和田,那邊跟他有關系的就剩下一個大嫂,但是大嫂不認他。他16歲因為和家人鬧矛盾,一個人從和田步行到沙雅縣,當地已經沒有人能幫他證明了,但是他在沙雅縣英買力鎮生活了幾十年,周邊鄰居都可以證明。我此前到自治區公安廳培訓過,了解戶籍的最新政策,向鎮和縣公安局說明情況后,請求特事特辦,幫他把戶口落在英買力鎮英雅克布拉克村。”安建民說,“黑戶”無法享受國家相關政策,加帕爾·卡德爾晚年生活無法得到保障,現在戶口的事情解決了,60歲以上村民能享受的政策,他全都可以享受。
庫爾班·艾合買提是英買力鎮英買力村警務室的民警,曾因受過處分,內心特別自卑,不愿意和同事們交流,怕被人看不起。安建民一有時間就找他談話,給他傳授工作方法。在安建民的鼓勵下,庫爾班·艾合買提慢慢打開心結,和同事們的關系也越來越和睦。
“他是個好苗子,工作上勤奮踏實,不怕吃苦。一年里,他對負責的轄區情況100%掌握,真正做到了‘兩叫一不叫’(他能準確叫出所有村民的名字,村民也都能叫出他的名字,村里的狗見到他不叫),這是我們做群眾工作的一個基本考核標準。”安建民說。

“安所長不僅是我的好領導,好大哥,也是我的榜樣。他經常給我們說,老百姓的事情,只要是合理訴求,能協調解決的必須辦。你在你的崗位上干好干壞不是你說了算,老百姓說了算。他對待工作以身作則,給我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安所長的信任和鼓勵,讓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工作中,我特別感謝他,沒有他對我的關心和幫助,也沒有我的今天。”庫爾班·艾合買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