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身著“藏青藍”奮戰在監所疫情防控一線的監獄民警李海超,卻戴著“紅袖標”穿梭在社區的大街小巷,踏上了與戰友們不一樣的戰“疫”之路。
聞令而動,千里馳騁圓警夢
李海超是甘肅慶陽市合水縣人,入警以來,一直工作在監管一線,已經三年沒有回家探親。庚子鼠年,他終于如愿以償登上了飛往甘肅老家的航班,此時的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團聚”竟是如此短暫。在接到監獄集結令的那一刻,面對久違的親人,他來不及多想、顧不上告別,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返程航班。機艙外漂浮的云朵和大好的河山都在他腦海中化成一個念頭:火速返崗,投入戰斗。
癡心不改,志愿服務展情懷
飛機落地后,李海超接受了為期16天的集中醫學觀察。這段日子,他始終心系監管一線,為不能和戰友們在一線并肩戰“疫”而感到遺憾,也總想著為疫情防控工作做些什么。當看到社區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曾經在社區實習過的他下定決心,決不再做“旁觀者”。于是他主動向社區“請戰”,終于在觀察期滿后,通過組織審核,成為了一名戴著“紅袖標”的社區工作志愿者,踏上了屬于自己的戰“疫”路。截至目前,李海超已參與社區志愿服務超過1個月。
勤勉踏實,社區一線業務忙
到社區工作后,李海超和社區干部面臨著小區人數多、工作量大、強度高的巨大挑戰。白天,他一絲不茍地完成檢測居民體溫、收集訴求、配送物資等工作。晚上,當其他志愿者輪班休息時,他又主動承擔起信息匯總、材料報送、臺賬管理等工作,經常要忙到凌晨才能休息。社區環衛工人居家觀察,又恰逢連續降雪,李海超和其他志愿者主動承擔起了小區主干道的積雪清掃工作,他們在風雪中揮汗如雨的身影,為疫情期間冷清的小區注入了溫暖。
服務群眾,助人為樂好榜樣
在居民信息排查中,李海超了解到轄區一位老人子女不在身邊且行動不便,存在做飯難的問題,他便按時為老人送餐,幫助老人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當他把餐盒送到老人手中時,老人激動地掉下了眼淚:“孩子們,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的幫助。”社區干部問他:“小李,你為什么主動請戰到社區工作?”他回答道:“我是一名監獄人民警察,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的使命,雖然不能在本職崗位上盡忠職守,但我認為做好志愿者也是在為疫情防控盡自己的一份力。”
“藏青藍”遇上“紅袖標”,是責任的擔當,是使命的堅守,更是新疆司法行政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擔當、特別能奉獻的精神詮釋。“逆行”的社區志愿者隊伍中,也有屬于我們司法干警的那面寫滿忠誠和擔當的鮮紅旗幟在迎風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