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以來,每天上午九點多,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濱河家園小區,總能看到一個急匆匆的身影來回奔波,他從小區超市出來,提著顏色各異的包裝袋,急匆匆的走到19號樓,將各類物資送到居民家中。送完物資又隨即下樓進行巡查,循環往復、樂此不彼,直到夜幕降臨,許多居民已入睡,看著居民樓的燈光逐一熄滅后,他才離去,他就是19號樓的臨時樓棟長兼“大管家”,同時又充當著服務員、值班員和宣傳員的自治區高級法院伊犁州分院審判管理辦公室黨員法官李輝,他用自己的耐心、熱心、細心全力守護著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得到了居民一致認可和好評。
熱心的服務員
“小李,我需要2公斤芹菜,一板雞蛋……”“我需要1公斤牛奶,5個馕,一袋面粉……”“我孩子的數學本、語文本沒有了,再買2只鉛筆。”……每天在李輝建立的微信服務群里都很熱鬧,大家發布自己的采購需求、繳費需求和各類求助問題等,“大管家”李輝總能在第一時間回復,拿出本子逐一記錄,并盡快協調解決。作為“外賣小哥”,李輝不把自己當外人,幫助居民購買物資不是一買了之,不但認真挑選菜品,還細致比對肉質,有空的時候還幫助居民把蔬菜擇撿干凈以減少垃圾,保質保量及時將各類物資送到居民家里,不僅如此,他還時不時“客串”各類修理工,住戶劉姐焦急的在電話里說燃氣灶壞了沒辦法做飯了,李輝迅速來到劉姐家,經過檢查,原來是電池沒電了,他當即下樓為居民采購了四節5號電池,燃氣恢復了正常。
居民吳女士患病,需長期服藥,她的儲備藥品吃完了,向李輝尋求幫助。李輝立即跑遍了小區附近的藥店也沒買上,他又聯系車輛將吳女士送醫治療,解決了吳女士的燃眉之急。
棟樓有位七十多歲的老人獨居,行動很不方便,也不會使用微信,這類居民更是李輝的重點關注對象。每天李輝都要到老人家看看,及時了解并盡可能滿足老人的需求,時不時還會給老人打電話陪老人聊聊天,老人感動地說:“真的是太貼心了,像我的家人一樣關心我,太感謝了!”
耐心的疏導員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為有效。居民樓里的很多老人長期堅持戶外運動,有些情緒波動。他耐心勸返在家里呆不住想出去走走的人,總是耐心講解不出門對防疫的重要性,既是保護別人,也是保護自己。為了讓老人安心“宅”在家,他經常給老人發布一些適合室內的體育運動視頻,號召居民在科學防疫的同時,加強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在他的帶動下,很多居民每天在家里都堅持鍛煉,還通過微信交流鍛煉心得,大家積極的心態也讓李輝感到無比欣慰。
細心的宣傳員
到社區工作后,李輝發現一些居民的法律意識比較淡薄,于是他除了做好防疫知識宣傳外,還加強對居民的法治宣傳,他對疫情防控相關法律進行梳理,編輯成言簡意賅的法律小知識,隨時發送給居民。遇到居民擅自外出時,李輝也會從法律角度告知這是違法行為及產生的法律后果,使居民在法律層面上理解了守法與違法的界限,針對個別居民在微信朋友圈信謠、傳謠,他及時制止后,還對居民進行耐心細致的法律教育。通過李輝通俗易懂的不間斷宣傳,居民的法治意識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每天往返數十趟的爬樓搬運,對于腰膝本來就不太好的李輝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是身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法院干警,他咬牙堅持著,展現給居民的始終是那個忙著家長里短、什么時候都樂呵呵的“大管家”形象。他說:“國難當頭,這個時候我理應沖鋒在前,為居民當好‘大管家’,這是使命更是黨員應有的行動?!崩钶x只是千千萬萬堅守一線的社區干部的一個縮影,他們正在用自己的愛心暖意和責任擔當全力戰“疫”,在平凡中凝結出大愛,織密織牢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