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主題教育“學”“改”結合提升群眾滿意度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四大班子及州直12個縣市(口岸)、86個部門單位、1649名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5430個基層黨支部、13.04萬名黨員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學”“改”兩個關鍵,持之以恒推進整改落實,確保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改”出成效
對于貧困家庭來說,就醫看病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政策為貧困家庭解了燃眉之急。今年21歲的依合浪·依地力斯是伊寧縣巴依托海鎮一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先后5次在伊犁州新華醫院住院,每次費用均在萬元左右。“先診療、后付費”政策實施后,她每次來住院醫院均免收押金,出院時一并結算,極大減輕了家庭負擔。
依合浪·依地力斯的事只是主題教育以來,自治州衛健委把落實好惠民政策貫穿始終,積極回應群眾期盼,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一個縮影。新源縣別斯托別鄉阿什勒布拉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熱比拉高興地對記者說,她住院時沒有繳納押金,只是提交了戶口簿、身份證等證件,出院時在醫院窗口就一次性地報銷結算了,這都得益于自治州醫療保障局扎實推進“全民醫保”計劃所帶來的幸福。
截至11月上旬,“先診療、后付費”這項惠民政策累計受益19.91萬人次,免收患者住院押金5.25億元;而為方便廣大患者就醫結算,州直全面落實基本醫療保險(含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低保補充醫療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系統。通過“一站式”結算窗口結算住院費用惠及13.91萬人次,累積結算7.4億元,實現了讓群眾“最多跑一次”的目標。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自治州各部門單位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熱點難點問題,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真改實改、贏得群眾信任。
霍爾果斯市民王娟終于不再為一樁經濟糾紛案奔波。這是霍爾果斯市推出的“法官+司法助理員+人民調解員三聯動”人民調解新模式,調解現場從法院搬到了辦公室、家門口,王娟只用了40分鐘就走完所有流程,當場簽訂了調解協議并一站式辦理了司法確認。群眾調解程序簡單便捷了,其實辦理過程需要的材料并沒有減少,而是司法部門工作人員在背后做了大量的對接工作。為減少當事人來回奔波,霍爾果斯市人民法院為此案件設立微信工作群,工作人員加班準備材料、跑腿,讓原本至少三天才能完成的工作在短短一兩個小時內完成,讓群眾的需求得到滿足。
在州行政服務大廳內,一個新崗位的設置讓辦事群眾長舒了一口氣。“以前,打印這個社保繳費記錄跑來跑去不知在哪個窗口辦?現在好了,專門有人負責幫我們打印,太方便了。”前來打印社保繳費記錄的伊寧市民王女士很滿意這項服務。記者了解到,隨著各項社會事務辦理程序越來越規范,前來查詢打印社保繳費記錄憑證的群眾也越來越多,而此前該服務崗位一直沒有明確到辦事窗口,導致群眾辦事不順暢。州社會保險管理局及時新增專崗負責打印、查詢繳費記錄,讓群眾少跑腿、辦成事。
主題教育以來,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針對通關不暢問題,加快建設合作中心一站式安檢辦證大廳、開辟“綠色通道”,讓查驗放行時間從往年的110秒壓縮至30秒以內,通關速度提高了72%。
霍城縣投入2.26億元實施清水河鎮區熱源點擴容、供熱主管網改造和“三鎮一鄉”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確保清水河鎮區1.52萬戶4.5萬群眾溫暖過冬、“三鎮一鄉”18個村5.8萬群眾實現安全飲水,得到群眾點贊。
“從11月起連續4個月,我們將對2000名旅游從業人員開展冬季大培訓,這也是伊犁旅游界人數最多的一次培訓,目的是快速提升伊犁旅游服務整體水平,改善旅游服務環境,推動州直旅游業持續、快速、高質量發展。”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朱建華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州文化和旅游局找準制約旅游產業大發展的問題根源,以問題為抓手補短板,積極改進落實,全力打造精品旅游,惠及各族群眾,進一步提升游客的旅途舒適度和滿意度,“塞外江南·詩畫伊犁”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
這些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例子正是州直各縣市主題教育以上率下、扛實責任,直面問題、立行立改的具體實踐。截至目前,自治州辦實事好事2.7萬件,投入幫扶資金118.4萬元。
“學”有實效
主題教育開展后,自治州堅持把強化理論武裝作為重中之重,著力解決黨員、干部自身存在的問題特別是思想根子問題,推動學習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
為使“學”有實效,州黨委下發《致基層黨支部書記的一封信》,州直5430名基層黨支部書記全覆蓋集中輪訓。為抓好黨員干部和群眾黨員的學習,機關開展“黨課講堂”、企業組建“車間學堂”、村社區及農牧民庭院設立“學習書屋”等進行集中交流幫學,機關干部深入農牧民群眾家中送學送教;采取“學習郵包”“電子書包”馬背摩托電教、氈房宣講等方式為流動黨員送學。其中,特克斯縣在村級陣地和黨員示范戶家建立的“新時代講習廳”“習語書屋”;鞏留縣在微信平臺開設的紅色之聲微信音頻專欄等創新學習成為全州典范。
在特克斯縣闊克鐵熱克鄉霍斯托別村村民居馬合江·巴格錫家,有著30年黨齡的居馬合江主動配合村“兩委”,把自家客廳改造成“習語書屋”,由鄉黨委出資配備了電視機、書柜、座椅和閱報架,每天10余名農牧民黨員便聚在這里讀書看報,交流心得。
為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特克斯縣闊克鐵熱克鄉在7個村建立“新時代講習廳”,在14個黨員示范戶家里組建“習語書屋”,增強農牧民黨員的榮譽感、自豪感和先鋒意識,涌現出天山腳下紅色衛士莫因臺村黨支部書記木塔力甫·葉山拜、新時代“楓橋經驗”踐行者田玉江和把信訪人員當作親人的入黨積極分子柯孜爾等先進典型,保證了全鄉532名黨員在推進主題教育中真正“動”起來。
鞏留縣廣播電視臺充分發揮鄉村“大喇叭”作用,開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新聞欄目,利用早、中、晚3個時段用3種語言播放學習內容和主題教育開展情況,讓黨的聲音“飛”入百姓家。
“我們定期來書屋與農牧民黨員一起學習,對農牧民黨員遇到的難點答疑解惑。”特克斯縣闊克鐵熱克鄉霍斯托別村黨支部書記穆金泉說,全鄉上下對新思想的把握和認識更加透徹,村委會運用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明顯提升。
主題教育開展中,自治州堅持為民解憂不停步,提升黨員干部實干擔當和切實為民服務的能力,真正把問題找準,真心為民,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持續推動主題教育落實落地,將主題教育成效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為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