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12月20日,阿勒泰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各界通報阿勒泰地區兩級法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情況。

建立訴訟服務中心,有效解決“訴訟難”問題。曾經,有百姓對打官司發出這樣感嘆:打官司難,難在流程多、時間長,費時耗力。如何優化辦事流程,方便當事人訴訟,實現訴訟服務中心由立案環節服務向訴訟全程服務的功能轉型。阿勒泰兩級法院通過建立“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有效解決了百姓這一難題。
什么是“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記者走進阿勒泰地區中級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一探究竟。

寬敞的接待平臺讓人眼前一亮,辦理各項業務的窗口一目了然,大廳內配置休息座椅,中心設有導訴區、立案服務區、信訪接待區、自助便民區、休息等五大功能區,并有殘疾人專用通道,各類訴訟文書樣式和權利義務告知書、風險提示書,件繁簡分流流程、跨域立案流程圖、網上立案進入端口、電子送達二維碼在中心均予以張貼,每周排期開庭情況、訴訟費收費標準在電子大屏滾動播放,用“一站式"服務。
地區中級法院在推進“一站式”建設中,開通了網上立案功能,拓寬立案渠道。當事人或律師可以通過手機關注“新疆移動微法院”公眾號,并在認證成功后,可直接在“新疆移動微法院”進行民事一審、二審、申請再審案件,行政一審、二審、申請再審案件,刑事自訴案件,國家賠償案件以及執行案件的網上立案。實現了讓信息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的承諾。

據阿勒泰地區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李萍介紹,針對來訴來訪的當事人或者律師,通過手機關注“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微信公眾號,開通電子送達功能,隨時關注案件進度,切實減少當事人“往返法院”的訴累,并開通跨域立案服務,當事人或律師可選擇到就近的中、基層人民法院提交立案申請,由管轄法院審核后,決定是否登記立案的制度,最大程度降低當事人的訴訟成本。
市民王先生因為一起交通事故與他人產生糾紛,雙方多次協商未果,王先生決定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王先生說,“第一次打官司,啥都不懂,本來心里挺忐忑的,想如果太麻煩吃點虧算了。沒想到來了之后有訴前輔導員領著,通過網上立案,15分鐘就辦完了立案登記。不僅僅立案快,對于雙方當事人因矛盾糾紛而打官司,被成功化解而撤訴的也不少。”

因此,訴訟服務中心是建立類型化專業化調解平臺,邀請人民調解員、專業律師參與調解婚姻家事糾紛、物業糾紛、道路交通事故糾紛、民間借貸糾紛、銀行卡糾紛等易于調解的案件類型,充分發揮群眾優勢,實現案件快審快結,高效化解當事人糾紛。
據了解,加快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分調裁審”協調同步跟進,優化審判資源配置,形成糾紛解決新格局。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加大特邀調解員和調解組織參與解紛力度,引入人民調解和行業調解員、調解組織,推動建設應用在線調解平臺,做到調解數據網上流轉,為當事人提供在線訴訟服務。充分發揮訴訟服務中心作為前端解紛“橋頭堡”、定紛止爭“門診部”作用,快速處理大量簡單案件、類型化糾紛,讓后端各審判庭室集中精力當好案件專業化辦理“主陣地”。

截止今日,阿勒泰地區兩級法院訴前調解案件2678件,訴前調解率25.2%,今年9月底以來,共辦理網上立案464件,跨域立案35件,打通了司法服務人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滿足了群眾多元化司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