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記者12月17日從阿克蘇地區司法局獲悉,一年來,該局立足本職工作,在全疆率先開展人民調解規范化建設工作,通過送法到家到戶、主動上門服務、建立調解室等一系列舉措,全力打造人民調解工作“服務型”機關。
近日,在阿克蘇市新城街道辦事處的“老張調解室”內,在調解員的幫助下,阿克蘇市迎賓社區居民劉強與小區物業公司握手言和。七年前,劉強認為房頂存在漏水情況,應該由物業公司來承擔責任,所以7年之中,他拒不繳納小區物業費,多次與物業公司發生沖突,針對此事,迎賓社區調委會主動登門,拿出依據,耐心細致地對其進行政策法律解釋,圓滿解決了這一矛盾糾紛。
“居民劉強一開始的時候就對法律法規有誤解,他不明白物業公司跟房產公司是兩個不同的主體,他在已經接受了物業公司服務的同時,就應當支付相應服務費用,當然物業公司也有相應責任,樓道漏水沒能及時修繕,這造成劉強房屋有一定破損,物業公司應該及時修繕并且賠償劉強損失。” 阿克蘇市蘭干街道法律顧問古寧川說。
劉強物業糾紛事件最終妥善處理只是地區司法服務直通街道、社區,送法上門、服務群眾的一個縮影。
記者獲悉,早在今年四月份,阿克蘇市新城街道率先啟動了自治區級人民調解示范點建設工作,組建了阿克蘇市新城街道辦事處“老張調解室”,目前已成功調解鄰里糾紛、家庭婚姻、物業扯皮等各類矛盾糾紛18起,受到了廣大居民一致好評。
阿克蘇市新城街道司法所所長張廣源說:“我們從新城街道退休的老黨員、老干部、公檢法司退休干部中最終選定了15名人員,建成‘鄰里說事室’和‘老張調解室’一起開展工作,化解了不少轄區居民的矛盾糾紛,有效防止了一些矛盾糾紛激化,同時送法上門,進一步增強了老百姓的法治觀念。”
目前,地區像“老張調解室”這樣的人民調解組織共有1760個,調解員達到了4806人,其中專職調解員47人,全地區平均每個司法所配備了5名調解員,全地區八縣一市的鄉鎮(街道)、村(社區)全部建立了調解委員會,在全疆率先形成了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法治宣傳、法律援助、法律服務“六位一體”的“大調解”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