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中新網記者 李文武)在通往天山深處阿合牙孜東牧場崎嶇不平的牧道上,浩浩蕩蕩的牛羊群在前行中踏起陣陣塵土形成一道壯觀風景線。同樣成為一道別樣風景線的是在牧道上忙碌著為幫助轉場牧民的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員們的身影。

昭蘇縣是新疆的畜牧養殖大縣,每年的11月中旬開始,各族農牧民群眾就會趕著牲口轉場到天山里的冬牧場越冬。因為天山冬牧場海拔落差大,山路崎嶇陡峭,給轉場牧民帶來了很多不便,昭蘇縣牧業村的各支駐村工作隊積極行動起來,提前查驗牧道,組織好轉場打算,同牧民一路轉場,全力做好保障工作,守護轉場群眾和牲畜安全到達。
11月下旬以來,昭蘇高原普降大雪,也到了牧民轉場的最佳時節,駐守在昭蘇高原上的昭蘇縣農業農村局駐喀拉蘇鎮克西薩爾闊布村工作隊和村干部帶著藥箱、礦泉水、放便面、馕等,組成多個轉場便民小分隊,深入牧民轉場途中,為牧民奔赴天山深處的冬草場做好保障工作,守護轉場群眾和牲畜安全抵達。

12月5日,工作隊長葉列吾?艾孜召集全體隊員和村“兩委”干部召開了牧民轉場動員會,詳細部署做好牧民轉場的服務和幫助工作,對轉場中可能遇到的大風、大雪天氣和沿途路段情況進行了再次分析,做好預案,責任到人,全力保障轉場順利進行。
駐村干部賽力克江?阿拉巴體汗有著多年的牧區工作經驗,熟悉轉場情況的他多次對準備轉場的牧民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核對,當天下午他還來到轉場沿途要經過的木扎爾特河,查看了正在作業的修路情況,看著鋪好的砂石路,他才放心。為了保障轉場順利,工作隊還提前聯系了一輛越野車和兩輛貨車,準備好一路用的食物和御寒大衣、帽子,還提前掌握天氣情況,隨時了解天氣變化,對轉場路線、地點、牧道進行實地查看,全程跟隨牧民轉場,做好轉場協助工作,確保牲畜安全轉到阿合牙孜冬牧場。
12月6日天剛蒙蒙亮,工作隊和村干部就開始幫助烏拉達利?依拉提一家人收拾起行李,并把面粉、食鹽、棉被、氈子和火爐搬運到車上,為了防止在路上顛落,還用繩子綁緊固定。早上9點整,全體駐村干部和村兩委等一行6人組織第一批7戶轉場的牧民,趕著1500多只(頭)牲畜一起出發,浩浩蕩蕩地向冬牧場出發。
中午2點,轉場隊伍途徑阿合牙孜大峽谷入口,一條不足8米寬的的砂石路盤在半山腰上,懸崖下面是近百米深的阿合牙孜大峽谷。為保障人員和牲畜安全通過,走在最前面的工作隊員馬合臺?葉力太一邊叮囑大家管理好牲畜,不要讓牲畜受驚嚇或亂跑,一邊留意前面的路。經過2個多小時,大家順利通過了最險峻的路段。
下午7點,眼看天快黑了,大家來到了夜宿的休息點。工作隊員和牧民一起將牲畜固定好在圍欄里,留下兩人看管,防止夜晚狼群襲擊,其他人就近找牧民家里借宿。在努爾蘭?吉拉提家,女主人古麗哈孜?阿布代西熱情的為大家倒上奶茶,大家坐在溫暖的炕上聊天。駐村干部賽力克江?阿拉巴體汗用隨身帶的報刊為大家講起了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大家聽的津津有味。
第二天一早臨別時,工作隊員波拉提?吾木爾別克將200元錢和一袋蔬菜送到古麗哈孜?阿布代西手中。在轉場沿途中,工作隊員經常將車上的蔬菜依次送給沿途的牧民。“山里沒有蔬菜,牧民吃的綠色蔬菜少,對身體不好,所以我們每次去牧區就會帶上一些綠色的蔬菜給牧民。”駐村干部包拉提?吾木爾別克說。
下午5點,7戶牧民全部達到各自牧場的冬窩子,清點了一下牲畜,1500只(頭)牲畜除幾只羊腿部受傷外全部順利到達,轉場比往年提前了半天時間。“多少年來,轉場路上經常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都要折騰半天很辛苦,有了駐村工作隊和我們在一起,我們牧民轉場很安心!”牧民賽麗別克?達瓦西高興的說道。
“社會在發展,我們牧民也在一直進步。”13年來,一直駐守在阿合牙孜冬牧場牧業醫院的杰恩斯?阿里別克院長,他帶領牧業醫院的醫生常年開展巡診活動,翻山越嶺,守護著牧民的健康。問道以后牧民會怎么發展?杰恩斯?阿里別克凝視著湛藍的天空,綿延的雪山說道:“在這里牧民們雖然保持了傳統的勞作方式,但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汽車轉場代替步行轉場,騎著摩托車放牧代替了騎馬放牧,使用手機、太陽能發電照明替代了煤油燈,看電視聽廣播接收大山外面的聲音,大家思想觀念轉變了,生產方式進步了,相信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發展的大潮中,大家一定會乘勢而上,全面突破傳統的發展模式,變革創新,融入現代多彩生活,煥發出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