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從矛盾糾紛層出不窮,到全年無一起矛盾糾紛;從村民家中有事想辦法自己解決,到遇到困難第一個聯系第一書記……種種轉變離不開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窩依莫克鎮窩依闊克別克村第一書記、布爾津縣委政法委“訪惠聚”工作隊隊長吳連斌多年來不忘初心、踐行為民服務宗旨的努力和付出。
“老馬啊,只有口頭協議,沒有字據合同,這個欠款我們也沒辦法追回來啊……”
老馬叫馬文賓,是窩依闊克別克村村民,2014年為隔壁村一村民代牧,鄉里鄉親礙于面子沒有寫字據,代牧費對方一直未付,他找到了吳連斌。
2015年3月,吳連斌剛到該村任第一書記,前來反映借貸、雇傭、勞務、聘用等矛盾糾紛的群眾不斷。吳連斌了解到,村民們礙于情面不寫書面憑證,各類協議無憑無據,成了矛盾糾紛產生的癥結。
吳連斌利用周一升國旗、入戶宣講的時機,大力宣傳法治鄉村建設,帶著村民學習勞動合同法、勞動法、民事訴訟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村民的法律素養普遍提升。
“通過面對面宣講,村民們抹開了面子,用字據說話,矛盾糾紛少了,鄉村風貌更和諧了?!眳沁B斌說。
今年年初,村民周永康拿著一份合同來到村委會。他打算購買本鎮哈臺村一牧民家的400畝草場30年,只等吳連斌審核通過,這筆生意就成了。
“小周啊,這個合同是無效合同。草場和土地一樣屬于國家,個人只有使用權,沒有買賣權,這個超出了法律約定界限。而且你們約定的是購買30年,30年間會發生什么你能預測出來嗎?”周永康暗自慶幸:幸虧有吳連斌把關。
在窩依闊克別克村,村民外出打工的集體勞動合同,村民出售農作物的買賣合同,村民借貸協議和字據憑條,均存在村委會的柜子里,有些紙張已經發黃發潮,有些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但都見證著吳連斌五年時間里為民服務的點滴。
“身在基層,就要成為群眾最貼心的人,為群眾辦最貼心的事?!眳沁B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