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為切實規范管理學校周邊食品安全,營造良好經營秩序,保障學生合法權益,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近日,由昌吉回族自治州教育局牽頭,聯合昌吉市消防救援大隊、昌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昌吉市教育局,對昌吉州第一中學、昌吉州實驗小學、昌吉市第十小學等十余所中小學的校園周邊環境進行了綜合治理。
上午十點,四家單位代表首先來到了昌吉州實驗小學,對學校周圍的商店、小飯桌及培訓機構進行了檢查。主要針對營業場所的證件、衛生和消防設施等問題進行查看。昌吉州實驗小學附近的營業場所和從業人員大多證件齊全,安全設施完善,僅有少數開設在居民樓內的小飯桌存在經營不規范等問題,相關檢查人員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現場指點,并要求其盡快整改。隨后,檢查人員又來到了昌吉市第十小學,對學校周圍的小商店進行了檢查。在檢查過程中相關人員發現部分商店還存在售賣無“3C”認證的仿真玩具和“五毛”食品的現象,消防設施方面也存在滅火器氣壓不足、過期等問題。對于發現此類問題的商戶,相關人員已責令其整改,商戶也及時對不合格物品進行了下架處理。
昌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科科員馬巖說:“通過此次檢查,我們發現大多數的營業場所都能規范經營,對部分有問題的商戶我們也提出了整改要求。后期我們還會進行‘回頭看’,核查整改情況,鞏固治理成果?!?/p>
據了解,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昌吉州教育局對全州各中小學的校園及周邊食堂食品安全進行了專項整治檢查,共成立了27個檢查組,派出88人次,檢查單位135個,排查隱患26項,立行立改26項,召開全州教育系統安全工作會議1次。
并配合相關部門針對學校及周邊的食品安全開展檢查3次,重點檢查了有無過期、發霉、變質食品,有無未經檢驗檢疫食材等進入食堂,采購食材是否索證索票,食品留樣情況;學校周邊超市、小賣部是否出售高鹽、高糖、高脂等食品;校園周邊流動攤販、飲食店鋪開展食品安全教育情況。
針對校內建立“陽光食堂”,昌吉州教育局印發《自治州中小學學生食堂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圍繞經營模式、飯菜質量、飯菜價格等十二項重點開展專項整治。截至目前,義務階段學校107個食堂基本轉化為自主經營,高中階段的36個食堂全部實現“零租賃”。加強對學校食堂食材招標、食材來源、資金管理、財務公開制度、飯菜標準執行等工作的監管。加強“農校對接”,建立學校與供銷社、農業合作社直供的方式,保障產品質量和安全,降低原材料成本。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昌吉州教育局通過局領導調研、家長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征集社會各界對教育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緊盯“師德師風”“陽光招生”“學生營養餐”“中小學減負”等反映較多的問題,從嚴從實檢視,集中精力整改,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推動專項整治走深走實。
州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閆紅梅表示,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州教育局始終踐行“一切為了孩子”的理念,努力消除各類安全隱患,也要求學校教師加強對學生自律性和安全意識的教育,努力營造安全整潔、健康文明、秩序井然的育人環境。州教育局聚焦群眾痛點難點焦點,緊盯教育領域突出問題,排查一批問題線索、治理一批重點難點、查處一批典型案例、完善一批規章制度,集中整治教育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增強群眾教育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