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瀕危物種和固體廢物走私
中國海關和世界海關組織11月26日在深圳舉行“雷電”暨“大地女神”第五期國際聯合行動總結會,來自42個成員海關和執法機構、9個國際組織和6個非政府組織共計169名中外代表與會。會上,中國海關倡導的打擊固體廢物走私和瀕危物種及其制品走私“責任共擔、共同治理”的合作理念得到各方代表的熱烈響應。
深度參與“雷電”行動
國際協查7起案件
世界海關組織和國際刑警組織2019年6月4日至30日發起全球打擊瀕危物種及其制品走私“雷電”全球聯合行動,共計109個國家的海關和警方參加,這是“雷”系列行動開展以來參與成員數量最多、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調動力量最多元的國際聯合行動。中國海關作為核心成員全程深度參與行動籌劃、執行、協調,并承辦行動總結活動。
“雷電”行動期間,相關海關和警方共查獲各類案件1828起,涉及象牙440根和象牙制品545公斤、木材2550立方米,以及近一萬件海洋野生動物等大量瀕危物種及其制品。其中,中國海關查獲瀕危案件73起,涉及象牙、犀牛角、穿山甲鱗片、海馬等共約1.64噸,并就7起案件開展了國際協查、聯合調查、境外取證等執法合作。
“中國在打擊瀕危物種走私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同時在國際執法合作上也作出了很多努力,為全球瀕危野生物種保護作出了貢獻。”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秘書處伊沃妮·伊格羅女士說。
據海關總署緝私局局長孫志杰介紹,今年1至10月,中國海關立案偵辦瀕危物種及其制品走私犯罪案件444起,查獲各類瀕危物種及其制品1237.49噸,其中立案偵辦象牙制品走私犯罪案件157起,查獲象牙制品9.16噸。今年3月黃埔海關緝私局破獲特大象牙走私案,現場繳獲象牙7.48噸,全鏈條摧毀了一個長期走私象牙的國際犯罪集團。福州、廈門和南寧海關緝私局先后查獲跨境瀕危物種及其制品走私大案,打掉多個涉及非洲、馬來西亞、越南和中國的犯罪團伙。徹底鏟除了涉及日本的“日購網”“滴米粒”等走私象牙及其制品網絡販賣平臺。
中國海關不斷強化口岸監管,強化風險防控。應用智能審圖等高科技,加大對來自重點國家的高風險貨物的查驗力度;在旅檢和郵快件渠道,提高對重點國家、重點航線進出境行李物品和郵快件的檢查比例,對含有疑似象牙等瀕危物種及其制品的行李物品、郵件、快件一律開箱徹查。
在推進國際和地區執法合作方面,中國海關一方面加強與保護瀕危物種的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合作,積極參加“保衛”“雷電”等國際聯合行動,共同打擊象牙等瀕危物種及其制品走私活動;另一方面,加強與瀕危物種及其制品走私來源地、中轉地和目的地海關及警方等執法部門合作,開展聯合執法。今年1至10月,根據中國海關的情報,中國香港、新加坡海關和公園局、越南海關和馬來西亞海關等境外執法機構共查獲象牙11噸,穿山甲鱗片59.4噸、犀牛角106.5公斤,檀香紫檀14.6噸。經過一年半持續追逃,將3名“7·5”特大象牙走私案外逃主要犯罪嫌疑人從非洲遣返回國。
中國海關的成就得到了國際社會高度認可。今年8月,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方大會期間,海關總署緝私局再次榮獲“克拉·巴文”獎;11月,海關總署緝私局、福州、廈門和南寧海關緝私局獲得2019年聯合國環境署亞洲環境執法獎。
亮劍“大地女神”行動
查獲走私廢物1500噸
“中國海關在保護環境方面兌現了承諾。在‘大地女神’行動中發揮了領導作用。”世界海關組織秘書長御廚邦雄坦陳。
據了解,2019年3月,中國海關在世界海關組織第38屆執法委員會會議上倡議發起打擊固體廢物走私和消耗臭氧層物質走私的“大地女神”第五期國際聯合行動,得到各成員海關積極響應。9月2日至30日聯合行動期間,各方報送案件232起,其中廢物案件201起,查獲走私廢物4584.7噸以及59983件;中國海關報送案件85起,占全球案件數的36.8%,涉及固體廢物約1500噸,經過中國海關持續打擊,案件數量較2018年“大地女神”第四期聯合行動有較大幅度下降。
中國海關持續保持嚴打嚴控的高壓態勢,深化內外執法聯動,強化退運懲處,并開展了“藍天”2019兩輪集中行動。1月至10月,中國海關立案偵辦走私廢物案件317起,查證涉案廢物69.69萬噸,立案數和查證涉案廢物數同比分別下降23.1%和52.3%。
根據歐盟統計,歐盟向中國大陸出口廢塑料的比重從2018年的3.5%下降到2019年6月的1.5%,廢紙從41%下降到27.7%。相應地,中國海關1至10月份查獲的廢物案件數同比去年下降23%,“大地女神”聯合行動期間查獲案件數占全球查獲案件比率從去年的53.8%下降到今年的36.8%,下降了17%。數據表明,輸大陸廢物數量明顯下降,中國海關固體廢物走私案件呈良性下降趨勢,打擊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2018年1月1日起,中國政府逐步禁止進口不同種類的固體廢物之后,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先后出臺符合本國實際情況的禁止和限制固體廢物進口的措施,不同的歐洲國家加強本國廢物回收和處理的國內政策。2019年4月《巴塞爾公約》締約方大會就公約修改達成一致。全球的固體廢物政策協同作用日益顯現。
“特別是去年行動總結會期間提出的退運難問題有所改善,根據《巴塞爾公約》精神,中國廢物退運機制日臻完善,此項工作不斷取得進展。”孫志杰說,2018年至2019年6月,越南海關已退運503個集裝箱廢物,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也積極開展退運工作。
“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打擊固體廢物非法跨境轉移和瀕危野生物種非法貿易、保護全球生態環境安全的緊迫性和嚴峻性。”海關總署署長倪岳峰對此呼吁,有關國家和地區執法部門、有關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企業界和社會公眾繼續加強合作,共同攜手應對挑戰。加強執法合作,形成齊抓共管。注重各成員海關之間以及與警方、環保、林業等其他政府執法部門的密切配合,形成執法合力。注重將全球范圍的集中式聯合行動與各地區各成員海關日常的分散打擊相結合,做到常抓不懈。注重大數據分析、區塊鏈、人工智能審圖、無人機等新興技術的應用,努力打造智能海關、智慧邊境和智享聯通的國際海關合作新格局,協調推進全球供應鏈的安全與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