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11月22日,記者從阿克蘇地區博物館了解到,該館升格為文博院,隸屬于地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管理,正縣級編制,是全疆首個成立文博院的地州,體現了地委、行署對深入挖掘、保護、研究、利用地區豐富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程度,將進一步提升阿克蘇歷史文化研究能力和水平。
阿克蘇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古絲綢之路要沖,是歷代中央政府經營西域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中華文明向西開放的門戶和中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龜茲文化、多浪文化。截至目前,地區境內共發現古文化遺址673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12處,不可移動文物數量、保護級別、規模均居全疆前列。全地區各級文博機構擁有各類館藏文物6萬余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229件,這些文化遺存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承載著阿克蘇的輝煌歷史和燦爛文化,見證著阿克蘇幾千年的歷程,充分體現中華多元一體文化和絲路文明的厚重與滄桑,是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開展“新疆四史”教育、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物證。
新成立的文博院將加強地區境內歷史文化遺產的研究保護,發揮陳列展覽、學術研究、宣傳教育、文物收藏等職能作用,重點加強阿克蘇歷史文化領域研究成果轉化、文物科學保護及修復、原創性展覽交流外展等領域的基礎性工作,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阿克蘇歷史故事上下功夫,持續挖掘“龜茲、多浪”兩大文化品牌深刻內涵,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學術型的研究成果,為地區建設多元一體文化區和全域旅游高地提供有力支撐,更好地服務地區經濟社會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