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以前過冬,要撿柴火、燒煤取暖。現在整個小區都是地暖,和城里一樣,別提多暖和了!”11月15日,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巴仁鄉汗鐵力克村村民斯迪克江·居麥克在電話中告訴記者。
他所在的絲路佳苑小區,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小區內有座空氣源熱泵機組,1473戶住戶溫暖過冬都靠它。這套集中供暖設備采用電驅動壓縮機帶動的空氣源熱泵采暖,取代燃煤鍋爐,大幅度提升了供暖效率,減少了污染。
在喀什、和田、克孜勒蘇三地州,有31.63萬戶居民和斯迪克江一樣,受益于南疆煤改電(一期)配套電網工程的竣工,享受到“煤改電”帶來的成果,今冬將告別傳統取暖方式。
今年,南疆煤改電(一期)配套電網工程在南疆三地州共實施35千伏及以上工程61項、10千伏及以下工程135項。特別是10千伏及以下電網,建設、改造線路共計9060千米,增加、更換配變4903臺。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南疆“煤改電”配套電網工程業務指導組副組長陳德高表示,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針對不同鄉鎮、不同農戶的實際條件,制定具體工程實施方案,確保各地居民都能享受舒適、便捷、智能的電能服務。
“燒煤取暖,煙塵很大,還存在安全隱患。現在有了電采暖,既干凈溫暖,又經濟安全。”岳普湖縣色也克鄉布里曼村村民阿卜杜如蘇力·艾合買提告訴記者,一個半月前,技術人員給家里裝上了嶄新的電暖氣,讓一家人樂開了花。阿卜杜如蘇力所在的村子居民數量有限,加之以前沒有建設供暖系統,所以在配套電網達到標準后,安裝電采暖暖氣片最為方便。
“‘煤改電’的實施,可有效緩解南疆冬季煤炭供應緊張局面,改善農村居民供暖條件,提高農村電氣化程度,保護農村生態環境。”陳德高說,“通過電網建設,也全面補強了南疆三地州的電網網架,戶均用電容量達到4千瓦以上,超過國家農網建設標準,為各地發展鄉村經濟奠定了能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