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信達新疆分公司“訪惠聚”工作隊入駐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布倫口鄉布倫口村以來,始終把強黨建、促脫貧、系群眾三件事做到實處,當地老鄉親切地稱他們是——“三合一”工作隊。
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
“致富不致富,關鍵看干部。”村干部年齡普遍偏大,創業干事激情不高,如果“人”的問題解決不好,脫貧就是天方夜譚。對此,工作隊燒起了“四把火”,抓紀律、抓落實、抓人事、抓示范,真正讓基層組織陣地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切實鍛造出一支能吃苦、能戰斗、能奉獻的脫貧攻堅干部隊伍。
工作隊推薦選拔了3名國家通用語言好、會電腦、有文化的年輕黨員充實黨總支,并對支部重新改選,村黨總支委員從3人增設至5人,平均年齡從45歲下降至28歲,學歷從高中提升至本科,村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進一步提高。
選對路子,才能賺對致富票子
“以前養殖牦牛,辛辛苦苦一年下來才八九千元,今年開牧家樂做生意,頭一年就達到五六萬元。旅游旺季時,忙不過來還要從親戚家抽人手。”談起這一年的成功轉型,村民那孜古麗·托合提拜爾迪有說不完的感嘆。
年初,工作隊對貧困家庭逐一走訪調查,詳細登記致貧原因,根據每家個體差異,制定“一戶一策”脫貧方案,將村里有創業熱情的年輕人安排到由縣人社局組織的中式烹調、酒店管理、牧家樂創業等技能培訓班提升學習。結業后,再由村委會申報資金,統一采購牧家樂配套設施,提供給12戶45名貧困家庭人員經營牧家樂,每戶每月累計可收入4000元到6000元。
目前,村里通過發展旅游餐飲、商業百貨、機動車修理等“三產”帶動脫貧131人。
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把他們記在心里
百姓事,無小事。這是工作隊對群眾工作的理解。駐村以來,工作隊隊員與村民同坐炕頭,話家長里短、問群眾冷暖,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為群眾做好服務。
“他們就像我們的親人,每當我們遇到困難,他們總是及時來到我們身邊。”每次提起工作隊,五保戶夏扎代·托米都會這么說。夏扎代身患殘疾且常年臥病在家,和姐姐巴哈爾古麗·托來相依為命,生活過得并不輕松。只要她家有困難,工作隊總是第一個趕到。
今年,中國信達新疆分公司捐贈280萬元幫扶資金打造“暖心工程”。60盞太陽能路燈照亮了布倫口村“最后一公里”;100余棵試種樹苗在貧瘠的土地上生根發芽;22間商鋪分給了有經營意向的貧困戶,開辦農副食品、日用百貨等各類店鋪;新建的村民大舞臺成為村民歡慶節日聯誼的重要場所;村委會院內嶄新的塑膠籃球場是孩子們下課后玩耍的歡樂園……工作隊用3年時間扎根布倫口村,用雙腳丈量責任,用實干體現能力,他們所走過的每一個印記都留在百姓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