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近日,上海對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協同喀什地區科協組織全地區51名青少年,赴西昌衛星發射基地,開展為期6天的科普教育活動。

參加此次活動的51名青少年是從上海對口援建的4個縣及喀什第六中學、喀什地區職業技術學院,共8萬多名初、高中生中通過參加科普知識競賽遴選,所在學校及地縣科協、教育局逐級選拔確定出來的。此次活動由地區科協領導帶隊,5名老師及老科協工作人員組成保障服務小組,活動期間吃住行一體化管理,整個活動豐富多彩、緊張有序、安全到位。

活動期間,我區青少年先后實地觀看了第49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場景,參觀了“嫦娥工程展廳”、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全景平臺、四川科技館、四川博物館、中國工農紅軍強度大渡河紀念館、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武侯祠等場館,并邀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工程技術人員介紹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衛星發射原理等。通過實地觀景、看展品、聽講解、模擬體驗,我區青少年接受了一次革命先輩紅色精神的洗禮,感受到了科學技術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作用,被我國一代代航天人為祖國航天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

莎車縣第四中學學生努爾比耶·依斯熱皮力說:“當年紅軍先輩強渡大渡河不畏困難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動,回去后,我要把我看到的感人故事講給家人和同學聽。”

“當年工農紅軍為新中國革命事業的勝利付出了太多,他們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自革命先烈一次次拋頭顱、灑熱血的征戰。作為一名少數民族黨員干部,我要時刻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為新疆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貢獻一份力量?!比~城縣第六中學教師艾克拜爾·艾尼瓦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