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官司不到一個月就有了結果,法院速調快審團隊效率真高!”11月初,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民王先生拿著昌吉州中級人民法院的調解書,豎起了大拇指。
群眾從以往的焦急等待到如今的連連點贊,這個變化,得益于昌吉州中院兩個“一站式”訴訟服務的全面推進。
近年來,為更好地滿足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昌吉州兩級法院大力推進兩個“一站式”(“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和“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訴訟服務建設,全力打造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和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努力將最好的場所、最便捷的服務提供給人民群眾。
糾紛化解“一站式” 問題一次解決
2019年,昌吉州中院速調快審團隊成立,由員額法官、調解員、法官助理、書記員組成,負責案件繁簡分流和速調快審工作。一部分簡單的民商事案件在立案后,可先由特邀調解員和速裁法官配合進行開庭前調解,調解成功的由法官現場出具調解書,調解不成的由速調快審團隊及時開庭審理。
昌吉州兩級法院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主動融入訴源治理格局。
各基層法院加強簡易案件速裁與多元調解的縱向對接以及與各鄉鎮司法所人民調解的橫向聯動,向內挖潛、向社會借力。各縣市法院普遍在法院設立人民調解室,在“訪惠聚”工作隊所駐村成立法官調解室,并在民政局、交警大隊等糾紛易發多發的行業部門建立聯合調解室,還在鄉鎮(村)建立訴訟服務站(法官聯絡點)。
如今,已打造昌吉市人民法院“蓋碗茶調解室”、木壘哈薩克自治縣人民法院“和好圓”調解室、呼圖壁縣人民法院“物業調解室”、吉木薩爾縣人民法院“任紅梅法官調解室”等一批極具特色的調解室,努力為群眾提供多途徑、多層次、多種類糾紛解決方案。
如今,昌吉州各基層法院已基本實現將60%的矛盾糾紛解決在訴訟前端,其中奇臺縣、木壘縣法院訴前調解率達到65%,在訴訟服務中心辦結的案件數達到民事收案總數的58%。
截至今年9月,昌吉州兩級法院已有特邀調解組織57個,特邀調解員133人,速裁團隊27個,調解室37個。
“近年來,我們全面推進案件繁簡分流、速調快審改革,擴大“多元調解+速裁”效應,把緊缺的司法資源用在刀刃上,營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昌吉州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院長周玉星說。
訴訟服務“一站式” 事項一次辦好
近日,吉木薩爾縣人民法院成功辦理該院首例跨域立案案件。
新疆某環境發展有限公司起訴技術合同糾紛一案,按照法律規定,應由昌吉州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為節約時間,該公司工作人員到吉木薩爾縣人民法院跨域立案。立案庭工作人員對其提交的起訴材料進行了初步審查、掃描,通過網絡上傳到昌吉州中級人民法院,隨后撥通中院立案庭電話予以告知,前后僅用20分鐘,就辦完了過去當事人需要往返400多公里才能辦理的業務。
為了給工作提速,昌吉州兩級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信息化建設上花了大力氣。兩級法院積極推動訴訟服務智能化,加快訴訟服務中心轉型升級。
“剛推廣網上立案、自助立案時,律師和當事人總覺得上傳資料麻煩,不愿用。”昌吉州中院立案庭工作人員說,通過手把手現場教、隨時解答當事人網上立案遇到的困惑,一段時間后,大家嘗到了甜頭,網上立案普及開來。
如今,當地法院還普遍實現通過大數據分析引導當事人形成合理訴訟預期,降低訴訟成本,自助立案一體機、訴狀自助生成一體機、執行風險評估機等相繼投入使用,“廳網線巡”一體工作模式逐步完善,當事人訴訟事宜基本實現一站通辦、一網通辦、一號通辦、一次通辦。
今年10月底,記者在昌吉市人民法院訴訟服務大廳看到,多元集約的功能設置,高效便捷的窗口服務,讓前來辦事的群眾眼前一亮。昌吉州中院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7月至今,昌吉州兩級法院網上立案超過1700起,電子送達超過5000起、網上調解超過100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