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今天,我們主要討論一下關于村里成立合作社的事……”11月5日11時,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阿熱勒托海牧場阿都呼都格村正在召開村民議事會。
阿熱勒托海牧場是一個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的國營農牧場。該牧場所有村(社區),像阿都呼都格村這樣的村民議事會每月開一次,由村黨支部、支委、黨員、村民代表和平安志愿者參加,討論村里的各項事務。
今年以來,阿熱勒托海牧場積極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經驗,通過鄉村聯動,發揮好自治基礎作用、法治保障作用、德治引領作用,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為平安建設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當天,阿都呼都格村第一書記、博樂市婦聯駐該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麥熱艷·買買提在會上說:“各位村民,我們準備在村里成立土地流轉合作社,報名參加合作社的村民年底將會領到分紅,大家看怎么樣?”
調動村民參與村級治理的熱情,推進自治、法治、德治為一體的鄉村基層治理“三治”融合模式,是阿熱 勒托海牧場創新“楓橋經驗”的有益探索。麥熱艷說:“民主自治有效提高了村兩委的主觀能動性,激發村民參與村級事物的熱情,促進了平安鄉村建設?!?/p>
博樂市宏維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工作者聶遲是阿熱勒托海牧場的法律顧問,他每月定期到該牧場各村莊,為村民們免費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家住阿熱勒托海牧場吾蘭布河村的村民對山拜·博然巴依說:“現在有了法律問題,隨時可以咨詢?!?/p>
2010年以來,阿熱勒托海牧場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安排律師進村入戶,將法律直通車開進村里,開展法律講堂、憲法墻等普法宣傳,建設網絡法治陣地,大大提升了村民的法律意識。
阿熱勒托海牧場黨委委員、政法書記朱大鵬說:“法律顧問幫助村民、村干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也提高了他們的法律意識?!?/p>
在阿熱勒托海牧場青山小區,社區黨員先鋒隊引領居民開展道德評議成為新風尚。68歲的何榮芳是該小區夕陽紅文藝隊的成員,她還有一個身份——平安志愿者。
“我們小區有個道德榜,在參加社區活動、打掃社區衛生、文明禮貌用語等方面,表現好的居民就能參加評選,表現不好的就進行通報。”何榮芳說,現在該小區370余戶居民家家戶戶都掛上了平安家庭的榮譽牌,大家爭做道德標兵。
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先。目前,阿熱勒托海牧場已建成“平安村隊”4個,“優秀平安村隊”11個,“優秀平安家庭”1047戶等,該牧場所有村(社區)在平安牧場創建中全部實現“三治”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