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今年以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充分發揮法治在各項工作中的引領、促進和保障作用,找準公共法律服務與扶貧工作的結合點,緊扣法治宣傳、人民調解、律師公證、法律援助等工作,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突出重點工作,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提供優質法律服務,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按照《推進自治州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發展規劃,穩步推進由“政府主導、司法行政部門統籌、相關部門聯動、社會協同”的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堅持以服務民生、保障權益為根本出發點,為全州各族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提供普惠、均等、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務。目前,克州已建立4個縣級公共法律服務服務中心,建立35個鄉鎮服務站,建成293個村居工作室,51個便民公共法律服務點,基本形成了覆蓋縣、鄉、村三級全民共享的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體系。
開展多種形式法律服務。健全完善“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制度,激勵和引導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工作,通過舉辦法制講座、以案釋法、法律咨詢等方式,廣泛普及宣傳法律知識、解答各族群眾法律咨詢。目前,克州共有村(社區)法律顧問96人,累計接受法律咨詢2666人次,化解矛盾糾紛688件,為困難群眾幫扶和申請法律援助526件,挽回經濟損失106萬元。
全力做好法律援助工作。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范圍,降低法律援助門檻。對農民工、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及殘疾人等弱勢困難群眾開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為行動不便的困難群眾提供上門服務,依法減免收費。對符合援助條件的予以免除經濟困難審查,優先保障貧困群眾法律訴求,切實維護貧困群眾合法權益。截至目前,克州共受理困難群眾的法律援助案件659件,挽回經濟損失126余萬元。
加大基層法治宣傳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村(社區)周一升國旗、農民夜校、入戶走訪之機,結合各族群眾遇到的法律問題和社會熱點難點,通過集中宣傳、法治講座、法律咨詢等多種形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活動,推進共建共治共享,在鄉村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