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好事不難,
數十年如一日為民做好事辦實事,
難能可貴。
寶力代做到了!
他是付出者,
也是收獲者。
“為民服務,首先要讓群眾接納你”

寶力代,蒙古族,1978年生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本布圖鄉。1998年9月,他以筆試和面試均名列第一的成績,成為博湖縣公安局一名人民警察。
此后10年間,他輾轉在數個派出所、警務室。為了盡快達到對轄區情況“一口清”的標準,他潛心描畫住戶線路圖;專心記背各家族譜;走訪入戶中,見活就干;群眾有什么困難盡最大努力給予幫助……樂此不疲地做著片警。
寶力代還專門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大名片”——一張A4的紙上,打印著他的照片、電話、警號等內容,最上方寫著“有事找寶力代”幾個醒目的大字。每到一個新的轄區,他就自己掏錢打印一沓,貼在家家戶戶的門上。
“為人民服務,首先要讓群眾接納你。”這是寶力代在基層工作十余年最大的體會。
他想群眾所思、急群眾所盼、解群眾所難,得到了群眾贊譽,也得到組織的認可和嘉獎。
他先后獲得“全疆優秀人民警察”、“全疆優秀警務室民警”等榮譽稱號。2012年5月,他所在的烏蘭再格森警務室被巴州公安局命名為“寶力代警務室”。
2014年10月,寶力代獲評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
2015年1月,公安部授予寶力代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稱號。
2017年3月7日,寶力代調任喀什地區最艱苦的塔什庫爾干縣公安局副局長。當時,他的小女兒不滿一歲,老母親78歲。
“愛民就是辦實事辦好事”

“愛民,就是辦實事和辦好事。”寶力代給“愛民”的定義簡潔、務實、有力。
2004年9月,寶力代成為新建的烏蘭再格森警務室第一任民警。11月一天的凌晨5時,雨雪交加,寶力代的電話驟然響起。
“我兒子肚子疼得厲害,可附近沒有醫院診所……”電話里傳來大河口漁民李英哽咽的聲音。
“等我!”寶力代穿上雨衣騎上馬,迅速趕往李英家。
一進門,只見李英6歲的兒子捂著肚子滿地打滾。寶力代抱起孩子就往醫院趕。原來孩子得的是急性闌尾炎,再晚一些就會有生命危險。
2006年秋天,烏蘭再格森鄉烏蘭再格森村77歲的肉孜?買買提不小心被毛驢踢傷左眼,因治療不及時導致雙目失明。老人的兒子常年外出打工,妻子也不在身邊,日常生活全靠自己。寶力代走訪中得知,老人最難的是要摸索著到院子里上廁所,就20米的路,卻常會摔倒。寶力代即刻找來繩子,為老人拉出一條專用牽引通道,問題迎刃而解。
為了讓老人不寂寞,寶力代專門買了一臺收音機送給他,并教會他怎么摸著用。肉孜老人從此就像有了個貼身朋友,從不離身。寶力代只有得空,寶力代就去看望老人,陪他聊天,冬天送煤架火……能想到的都做了。肉孜老人逢人便夸:“小寶就是我的眼睛和耳朵!”
“民擁警,是最大的享受”

“我們不求百姓的慰問和夸獎,只要他們理解民警、支持民警,就是我們最大的享受。”寶力代說。
2013年11月,在烏蘭再格森鄉工作時,有一次寶力代接到群眾舉報:一個‘慣盜’流竄到轄區了。他迅速布控,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圍追堵截。“群眾得知后,自發組織起來,騎上摩托車聽我指揮。那場面特別感人。那次我們成功地抓獲了兩名嫌犯。”
“2005年,我大河口派出所工作。6月的一天凌晨4點多,突然接到養魚戶老于(化名)的電話,他的情緒特別激動,喘著粗氣說‘寶所長,我想了想還是給你打個招呼,希望別連累到你,我今天要收拾掉一個人……’我一個激靈爬起來,一邊喊著‘別沖動!會害了自己的!’一邊向他們漁場沖。趕到現場,只見老于正拿著魚叉,怒不可遏地和自己的兄弟對峙著。我毫不猶豫地站在鐵叉前,對老于說‘你要干傻事,我這個警察也當不成了’。聽了我的話,老于猶豫了,我趕緊奪過了他手中的魚叉……后來老于對我說,‘如果為了我讓你受了牽連,我于心不忍,因為你對我們這么好。’他的話讓我感觸很深。和老百姓感情好,老百姓會用他們的方式保護你的啊!”
在塔縣工作兩年多來,寶力代時時被同事們“缺氧不缺精神”的精神所鼓舞。他說:“我有義務把我多年基層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和這里的實際情況結合,整理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辦法,和領導班子一起,讓隊伍建設規范化和執法辦案規范化的抓改工作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