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為切實做好對異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人民檢察院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于近日開展了首次異地幫教工作。
今年3月,天山區檢察院第六檢察部受理了一起5名未成年人涉嫌搶劫的案件。1月31日,小凱(化名)和小彬(化名)從喀什地區澤普縣到烏市找朋友玩。當晚,一行5人在烏市天山區某餐廳吃飯喝酒后,于返回住所途中與被害人發生口角,小凱一行將被害人打傷并搶走其手機、錢包等物品。
該案移送至天山區檢察院后,承辦檢察官米娜娃爾·色依提認真審查了案卷材料、訊問了犯罪嫌疑人,并對5名涉罪未成年人的家庭情況、成長經歷、性格特點以及此次事件發生的原因開展社會調查,積極與被害人溝通,促成和解。
天山區檢察院綜合案件情況,秉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決定以涉嫌搶劫罪對其中1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對包括小凱、小彬在內的4名嫌疑人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并設置6個月的考察期。
由于小凱和小彬在澤普縣生活、就學,開展幫教工作存在一定困難,天山區檢察院決定對二人采取異地幫教。米娜娃爾與澤普縣人民檢察院取得聯系,說明案件情況后,澤普縣檢察院愿意配合完成對小凱、小彬的考察幫教工作。
10月14日,天山區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黃燕語與米娜娃爾從烏市奔赴1500公里外的澤普縣,與該縣檢察院簽訂《附條件不起訴異地幫教監督考察協議》,并根據小凱、小彬的情況制定了詳細的幫教方案,包括在考察期內對兩名少年開展心理矯治、法治教育和行為約束,要求兩人定期提交思想匯報、及時報告個人行蹤等。
小凱和小彬表示,將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積極接受幫教,參加公益活動,不辜負檢察官和父母的期望。
“檢察機關的異地幫教,打破了地域限制,能夠讓更多涉案未成年人接受更有效的考察幫教,盡快回歸社會。”黃燕語表示,此次嘗試異地幫教,為該院完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機制提供了經驗,該院將繼續積極探索破解異地幫教難題的新途徑、新方法,切實增強幫教效果,最大限度地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