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新疆平安網記者登上帕米爾高原,走進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走近堅守在這里的公安民警。在5天的隨機采訪中,記者的情感隨著他們平靜的講述跌宕起伏,腦海里一遍遍閃現出那句話: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70后,堅守的奉獻
“爸,我理解你了”

盧兆宏,1970年出生,山東人。曾是一名優秀的特種兵,1994年復員入警。現任塔什庫爾干縣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辦公室主任。
盧兆宏在氣候濕冷的鄉下工作多年,患上了嚴重的關節炎,膝關節已經變異腫大,偶發的痛風病和腰椎間盤突出病癥讓他飽嘗了疼痛之苦。
見到老盧的時候,他的面容已飽經風霜。談起他在山上度過的25個春秋,他只是輕描淡寫地一笑而過:“沒什么,都是這么過來的。”

盧兆宏的妻兒在喀什。這個暑假,14歲的兒子來山上陪他了整整一個假期。父子倆一起上班,爸爸干工作,兒子寫作業,閑暇時的天倫之樂,讓盧兆宏快樂而滿足。
慢慢長大的兒子,開始用心感受爸爸和同事們的堅守,開始懂得爸爸為什么不能像其他同學的爸爸那樣陪他、守他、教導他。離開前,兒子像個小大人一樣一臉嚴肅地對盧兆宏說:“老爸,我理解你了,你們是職責所在。我敬重你!”
最老的年輕人

王敏, 1973年出生,甘肅人。1997年4月退伍入警,現任塔縣阿巴提派出所正科級偵查員,一級警督。之前任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王敏是塔縣公安局出了名的“最年輕的老人”和“最老的年輕人”,這是高原留給王敏的“綽號”。看到現在的王敏,再看當年他在部隊的照片,真是判若兩人。那可是一個身體素質特別好、身高175厘米、體重75公斤的標志小伙兒。

“因為工作強度比較大,35歲那年,出現了掉頭發、牙齒脫落現象,醫院檢查診斷心臟心室肥大,醫生說這是高原病癥狀。再后來,頸椎動脈硬化、腰椎骨質增生、頭暈、頭痛、失眠、胃脹痛等病癥相繼撲來,2016年經多家醫院診斷,他患有腦梗死、腦動脈硬化、習慣性失眠、慢性胃炎等病癥。隨后出現了病癥頻發現象。每次病癥發作,頭痛欲裂,幾次被同事送往醫院急救。
“那頭疼的滋味無以言表……因為無法正常工作,我主動要求離開領導崗位,來到現在的崗位。”王敏說,他在帕米爾高原堅守了27年,戰風雪、斗嚴寒,衛國戍邊,守望一方凈土,保一方平安。雖然對身體造成了巨大損害,但他從來沒有后悔當初的選擇。“在這里,我獲得了精神財富,我值!”
“等我退休后,一定好好陪陪她”
、
王尚軍,1970年出生,四川人。1993年,王尚軍復員時主動請纓要求到最艱苦的塔縣工作。1997年,王尚軍成為塔縣新建的班迪爾鄉派出所第一批警員。之后,他先后在阿巴提鎮派出所、局辦公室、指揮中心、紀檢等部門工作。2016年,在他堅決要求下,再次回到了班迪爾鄉派出所。
在距離縣城30多公里的班迪爾鄉派出所,記者見到了頭發稀疏的王尚軍。老王說,“頭發稀疏不算啥,你看看我這一口牙。”說著,從嘴里取出了兩排假牙。
“十年前我發現牙齒開始松動,然后就是疼,之后就開始掉牙。醫生看過后說,裝假牙吧,都松動了。果真,牙就那么一顆一顆地掉。那時候我才剛40歲,牙掉得成了老太婆嘴,同事開玩笑叫我王老漢。2014年,我請了7天假去喀什換了一口假牙。當時我傷心地落淚了,假牙放在嘴里,這么多年我都沒有適應。現在同事和老鄉們都知道了,做飯會做得軟一些,會關心地問能不能咬動。”

老王的妻子現在四川老家,女兒已大學畢業,在內地工作。這么多年來,家對老王而言只是一個可以探親的地方,而家里的大小事都全憑妻子料理。
“我特別感激妻子,當年就那么兩床被子搬在一起就結婚過日子了,之后就一個人幫我撐起了一個家。和我在一起是苦,不在一起還是苦。一次女兒和我談心,她說崇拜我、理解我,我聽了好感動。是年齡大了的原因吧,現在特別惜福,幾乎每天都和老婆視頻一下,老婆在家就在啊!等我退休后,一定好好陪陪她。”
我們推開了這扇窗口,
看到了他們——
一個堅守在高原的公安群體。
為了一方人的歲月靜好,
他們如此負重前行。
使命在肩,初心永恒。
致敬!帕米爾公安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