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第三年收到楊老太太寄來的藥品了。”9月4日晚上,丁發根收到一個發自北京的快遞,打開來是滿滿一箱子藥品,郵寄藥品的是一個叫楊建紅的老太太。
2017年,楊老太太隨親朋來到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并來到了距離縣城135公里的馬爾洋鄉,在那里,她結識了獲得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等多項殊榮的馬爾洋鄉派出所所長丁發根,她感受到丁發根的實誠,見過他胃病發作時痛苦的樣子?;厝ズ筮B續三年給丁發根郵寄治胃病的藥品。

9月4日正午,記者和丁發根走在塔縣大街上,聽得有人喊“丁所!丁所!”回過頭,看見一個塔吉克族中年漢子興奮地跑過來,“依扎提修!”丁發根大聲喊出這個人的名字,兩人來了一個熊抱,“見到你!高興!太高興!”依扎提休用生疏的國語表達著他的心情。
依扎提修是馬爾洋鄉皮勒村二組的牧民,他這次到縣城是為了陪女兒考試?!跋挛缥覀円黄鸪燥埮?!”分手的時候,丁發根再三叮囑。

9月4日上午,在塔縣公安局辦公大樓門前,三個穿著作訓服的小年輕正興高采烈地圍著丁發根。他們都是從馬爾洋鄉走出來的孩子。
靠近車子的女孩叫巴哈古麗。十年前丁發根第一次去馬爾洋鄉皮勒村桑拉荷一組巴哈古麗家時,因為距鄉政府50多公里,晚上只能住村里,巴哈古麗的父母執意把家里唯一的炕讓給民警睡,而他們一家都睡在地上......
2015年,巴哈古麗的爸爸努斯來提帶她去走親戚,途徑葉城的時候,巴哈古麗突發心臟病,急需一筆錢急救,努斯來提萬般無奈撥通了丁發根的電話,丁發根二話沒說,取出1500元就匯了出去。
在巴哈古麗一家人心里,丁發根是他們的救命恩人,對丁發根萬般的信賴和尊重。
2018年,巴哈古麗高中畢業在家待業,丁發根將她推薦到了縣公安局指揮中心工作。
高個子女孩叫艾斯來汗,是馬爾洋鄉迭村牧民卡軍尼的小女兒。丁發根了解到艾斯來汗幼師畢業未找到合適的工作,而她的個人條件正符合縣公安局指揮中心招聘人員的條件,2018年,丁發根將艾斯來汗也推薦到了指揮中心。
在丁發根的鼓勵下,馬爾洋鄉的年青人慢慢樹立起走出大山在外就業的觀念。姊妹花吐吐由和比比努爾率先走出大山,找到了理想的工作。鄉里年輕人也勇敢地走了出來,他們不但學會了工作技能,還學會了為人處世,不僅能掙錢養自己,還能補貼家用,這是丁發根最開心的事。
“雖然丁所長離開我們馬爾洋鄉了,但我們不覺得他和我們分開了,鄉里的人有事還是會找他,每次他都要留大家吃飯,問我們還有什么困難。”吐吐由告訴記者。
這僅僅是9月4日一天記者的耳聞目睹。

丁發根,現任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大隊長。
平安網的讀者對丁發根并不陌生。2017年、2018年,本網先后推出的《深度報道——刻進崔岱靈魂深處的記憶》《深度報道—— 十年·“保爾警察”出山(上)》《深度報道—— 十年·“保爾警察”出山(下)》等專題報道,講述丁發根的故事。當時,他是帕米爾高原上塔什庫爾干縣最偏遠的馬爾洋鄉派出所所長。

他先后獲得全疆優秀人民警察、新疆最美警察、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榮譽稱號,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2019年,他再獲第六屆自治區道德模范(敬業奉獻模范)光榮稱號。
2018年12月,丁發根第一次離開朝夕相處十年的馬爾洋鄉的鄉親們,因為一些事務尚未理順,丁發根再次返回馬爾洋鄉工作,直到2019年6月再次離開。
丁發根在馬爾洋鄉這個不一般的地方經歷了許多不一般的故事,他的名字已成為“堅守”和“奉獻”的代名詞。
在這里,我們就不再重復那些震撼人們心靈的、已被各媒體講述了無數遍的故事。
我們來聽聽丁發根的聲音,聽他怎么說那段給他榮譽的十年和讓他成為榜樣的馬爾洋鄉。
(以下錄音是10月20日丁發根再次接受平安網記者采訪時的微信語音)
不只是馬爾洋的10年,進入公安隊伍的這20年,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是20年。其實,我們的父輩都是這樣子過來的,他們舍己為人,在這里堅守和建設。就像那部紀錄片《我和我的祖國》一樣,那里有那么多優秀的人,那么多獲得國家榮譽的人,跟他們相比起來,我們算啥嘞。這么多人默默無怨的付出,都是為了咱們祖國的強大,是吧!
在馬爾洋這十年,一個最大的體會就是,有付出就有回報。你對老鄉好,你收獲的快樂也多。
剛到鄉下去的時候,就是一直堅持那個理念,我是為人民服務去的,是為老百姓多做點兒實事兒,多辦點兒好事兒去的。這既是初心,又是使命,也是一種情懷。
如果說有什么愧疚,那就是對家里人吧,媳婦兒啊、女兒啊、家庭啊,幾乎一天也沒照顧上,欠他們的太多了。但是沒有國,哪有家,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