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特阿熱勒鎮派出所的“治理經”
9 月9 日,收到“福警快遞”送來的戶口簿,馬付清樂了:“這服務沒得說!”
馬付清家住阿勒泰地區福海縣解特阿熱勒鎮桑斯孜拜闊克鐵熱克村(以下簡稱桑村),“快遞小哥”是該村中心警務站站長鄧立權,“福警快遞”系福海縣公安局推出的“特色服務”。
福海縣是農業大縣,解特阿熱勒鎮派出所管轄1 個社區、16 個行政村。今年,福海縣公安局以該所為“實驗田”,探索農村警務改革,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春播、夏種、秋收,從“智慧警務”“鄉賢調解”到“烏河哨崗”,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已融入這片希望的田野。
“智慧警務”惠民生
兒子結婚后要分戶單過,9月2日,馬付清跑了趟桑村中心警務站。
民警為他提供“一條龍”服務:登錄“便民小助手”平臺,告知分戶業務辦理流程,下載“分戶申請書模板”,代填信息、打印,然后連同村委會證明、土地使用證等,通過“福警快遞”遞交至解特阿熱勒鎮派出所。
業務一周內辦結,派出所再用“福警快遞”將戶口簿送到桑村中心警務站,鄧立權簽收、派送,于是便有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這是“警力+科技”給鄉親們帶來的便利。
“便民小助手”工作平臺設在村警務室(站),涵蓋4大類35項公安業務,每一項都有對應的辦理模板,村民“對號入座”,民警跟進服務。“福警快遞”幫忙跑腿,從村、鎮到縣城,一路“綠燈”。自8月中旬開通以來,解特阿熱勒鎮派出所已送出45份“福警快遞”。
最近,該所民警入戶走訪多了項任務——教大家“玩手機”,這是在推廣“警務服務”APP和“福海小助手”微信小程序。前者為老弱病殘群眾提供“訂單式”服務,后者有“隨手拍”功能,群眾發現可疑情況、違法犯罪活動可及時抓拍上傳,遇到危險能實現110一鍵報警。
薩爾塔合塔依村村民王小花身有殘疾、行動不便。8月,她通過“警務服務”APP“下單”申請換領居民身份證,該村警務室民警達爾敏·沙合提汗“接單”后攜帶設備上門采集信息。
辦事有指南、最多跑一次、服務送上門,村民對“智慧警務”推出的便民“神器”紛紛給出“五星好評”。
“鄉賢調解”止紛爭
一查《集體土地使用證》上的原始數據,二到實地測量,三講典故“讓他三尺又何妨”,9月6 日,加勒帕克村“鄉賢調解室”負責人高桐栓與村警務室民警馬迪·葉爾肯別克平息了一起翻建院墻引發的宅基地之爭。
年過八旬的高桐栓曾任加勒帕克村黨支部書記,懂政策、有威望,大家都服他。
像他這樣的“鄉賢”人民調解員,解特阿熱勒鎮有51名,多為“四老”人員和村干部,人熟、地熟,對家長里短、雞毛蒜皮把得準脈、找得到根。
鎮派出所利用這一資源,以全鎮17個村(社區)的“鄉賢調解室”和警務室為載體,引導“鄉賢”和民警搭檔調解糾紛。同時依托縣、鄉、村三級調解體系,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聯動模式,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4月24日,博塔莫因村村民朱某和張某因犁地“越界”發生爭執,兩人賭氣將田間小路損壞,還抄起鐵鍬打算“大干一場”。
村警務室民警張瑞江和“鄉賢”人民調解員、村委會副主任阿依登·塔斯肯及時趕到“滅火”,鎮國土所派人丈量土地、劃定界線,鎮司法所工作人員為二人算了侵占他人土地的“違法賬”。最終,朱某和張某達成和解,一起修好了路。
托夏勒烏依村的阿某父母早逝,她初中畢業后便“混社會”,染上了吸毒的惡習。村警務室民警協調村委會和鎮衛生、民政部門,對阿某進行社區戒毒、心理輔導及法治教育。“鄉賢”人民調解員督促阿某的叔叔負起監護責任。如今,阿某已成為村里的國家通用語言輔導員。
“對群眾來說,鄉賢是自己人;對民警來說,鄉賢是明白人,‘民警+鄉賢’模式有助于形成問題介入早、溝通渠道多、矛盾化解快的基層治理新局面。”解特阿熱勒鎮派出所所長張錦瑞說。今年1至9月,該鎮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7.6%,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烏河哨崗”保平安
轄區面積9700平方公里,有耕地、湖泊、牧場,還有兩個景區,這么大一攤子,解特阿熱勒鎮派出所管得妥妥的。
“烏河哨崗”是民警的好幫手。這支義務巡邏隊由福海縣公安局組建,隊名意為“烏倫古河的哨兵”。8月首批招募的500名隊員來自全縣各地、各行各業。農民、的哥、快遞員……這些原本沒有交集的普通人,因為“平安福海”建設走到了一起。
解特阿熱勒鎮有100余名“烏河哨崗”隊員,有了他們,派出所就有了“千里眼”“順風耳”。
陳士才是“烏河哨崗”的一員。8月中旬,他在干河子村巡邏時,看到灌溉渠里有人嬉水,遂向村警務室民警夏旭陽反映。兩人隨后在村里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并打造了一條橫貫渠面的鐵鏈,一旦有人落水,鐵鏈可防止其被水流沖走,為救援贏得時間。村民們管這條鐵鏈叫“救命鏈”。
9月6日,“烏河哨崗”隊員葉爾太·托汗發現阿奎高速經過解特阿熱勒村路段有兩處防護欄受損,馬上向村警務室報告,民警立即聯系了縣公路管理局。在維修人員趕到前,葉爾太一直守在現場,防止牲畜誤闖高速路引發交通事故。
“烏河哨崗”走一路,看一路。未掛警示牌噴灑農藥,牲畜啃食莊稼,騎摩托車沒戴頭盔……一個個問題隱患被及時發現、迅速處置。
除了治安巡邏,“烏河哨崗”還參與矛盾調處、咨詢引導、法治宣傳,于是便有了草原上的“法治宣講員”、景區里的“義務導游”、轉場路上的”編外交警”……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8月以來,解特阿熱勒鎮“烏河哨崗”參與義務巡邏100余次,調處矛盾糾紛12起,收集民生訴求22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