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記者 郭玉強 通訊員 王曉晗) 雙方當事人如果對案件的調解達成一致,請當庭在調解筆錄和調解協議書上簽字。”近日,在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鐘愛軍主持調解下,涉及王某某和陳某某的一起合同糾紛案從受理到結案僅用兩天時間。
2017年7月3日,被告王某某在原告陳某某處修理發動機及購買配件,共花費16700元。王某某向陳某某出具一張欠條,承諾于2017年7月30日前付清。到期后,王某某拖欠未付,陳某某索要無果,向法院尋求幫助。在法官的調解下,雙方就欠款金額產生的異議達成協議,被告陳某某承諾在2019年7月30日前將欠款14000元付清。當日速裁組出具了民事調解書,本案以調解方式結案。
這是該院自今年4月啟動“分調裁審”機制改革后,將“多元調解+速裁”模式應用到速裁和簡易類案件審理,讓當事人感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的一個實例。
“同樣的案件,如果僅適用簡易程序,從立案到審結需要3個月。而通過‘多元調解+速裁’模式,在適用簡易程序基礎上,通過庭前調解達成協議,僅用一至兩天就能審結。”該院訴訟服務中心副主任楊慧敏介紹說,面對增長的收案量,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從直接給當事人開具立案通知書,變為先向當事人發放多元調解告知書,構建多元化解格局,成為克拉瑪依區法院緩解人案矛盾的重要舉措。
同時,克拉瑪依區法院借鑒其他先進地區法院的成熟經驗,選擇了以速裁團隊為基礎的二級分流工作模式,在訴訟服務中心成立了“楊慧敏團隊”和“鐘愛軍團隊”兩個速裁團隊,主要負責普通民商事、婚姻、家事糾紛等類型案件。此外,對其他適合速裁和簡易審理的案件也可根據具體情況納入速裁范疇。
據悉,“鐘愛軍團隊”配備1名訴前調解員、2名員額法官和3名書記員,即“1+2+3”模式。該團隊中,由1名訴前調解員和1名書記員組成訴前調解組,負責對訴前分流的婚姻、家事糾紛進行訴前調解處理;2名員額法官和2名書記員組成的速裁組負責對經訴前調解不成可以適用快審程序的案件進行快審快結。
截至7月3日,“鐘愛軍團隊”家事調解組收案103件、結案66件;“楊慧敏團隊”訴前調解組收案375件,調解結案119件、調解不成轉立案92件。
克拉瑪依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副院長秦凌表示,“多元調解+速裁”模式啟用后,對于適宜速裁的案件,人民調解等多元化解糾紛機制即可發揮作用,調解案件當事人可以選擇自動履行或申請司法確認,調解不成的案件由速裁法官對接繼續審理,既有效地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又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優質高效的糾紛解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