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廠里工作半年了,目前是學徒工,每月工資2000多元。掌握技術后,工資就能漲到3000多元。”在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新疆錦麗源服裝有限公司上班的溫宿縣農民麥麥提·庫爾班說。
近年來,阿克蘇地區始終把“通過轉移就業扶持一批”放在首位,依托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提高產業吸納就業的能力,地區紡織服裝產業年均用工需求1.2萬人,新增崗位安排貧困戶就業占比23%左右。
開發產業就業崗位
柯坪縣蓋孜力克鎮帕松村農民古扎努爾·艾買爾在就業扶貧政策扶持下,2017年到家門口的衛星工廠新疆諾頓服裝有限公司工作,生活發生很大變化。“以前我在家里給別人做衣服,一個月可收入500多元。自從到廠里上班后,做衣服的技術越來越好了,一個月工資3000元左右,比以前的生活好得太多了。”
通過努力鉆研技術和學習管理知識,古扎努爾·艾買爾目前已成長為車間管理員。
柯坪縣立足產業發展,通過一系列的穩崗補貼、社保補貼、崗前培訓補貼等優惠政策,成功吸引了4家紡織服裝勞動密集型企業入駐,開發了1000余個崗位。
地區持續發展紡織服裝產業,著力提升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的承載能力和發展功能,推進紡織服裝產業規模化發展,努力把紡織工業城打造成輻射南疆吸納就業的重要基地。在發展產業的同時,積極宣傳促就業優惠政策,深挖就業崗位,及時與八縣一市共享空崗信息,以烏什、柯坪兩個深度貧困縣為主,優先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力爭實現新增就業8000人。
整建制轉移就業
眼下正是棉花采摘季節。9月15日,拜城縣察爾齊鎮700名富余勞動力啟程奔赴柯坪縣開始為期兩個月的拾花勞動。
察爾齊巴扎村農民吾斯曼·尼亞孜和妻子去年到柯坪縣拾花,兩個月掙了近兩萬元。吾斯曼·尼亞孜說:“去年我就參加了政府組織的外出拾花勞動,不僅交了很多朋友,還給家里帶來了一筆可觀的收入。今年我們爭取比去年掙得更多。”
察爾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買買提·吐尼牙孜介紹,今年計劃輸送1500人前往周邊縣(市)拾花,將歷時兩個月左右,預計每人可創收4000元以上。
據了解,地區將整建制轉移就業作為重點工作,按照統一組織、統一輸送、統一接收的要求,整建制組織輸送城鄉富余勞動力到企業就業,做到空崗需求和組織輸送無縫對接,實現勞動力轉移就業和企業用工的雙贏。同時輸出地按照50:1的比率配備帶隊干部,集中培訓、組織輸送和實現就業全程跟蹤服務,并擔任企業黨建指導員和生產協管員,做好整建制轉移就業人員思想工作,提升整建制轉移就業質量。截至目前,轉移就業服務站帶隊干部53人,已建立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跟蹤服務臺賬,實現工資收入打入社保卡全覆蓋。
強化培訓穩定就業
“我在衢州很開心,每次休息了就到各景區游玩。衢州環境好,工作也好,管吃管住,每月3000元工資,每個月我都給爸爸媽媽寄錢,減輕家里的負擔。”9月18日,在浙江省衢州市務工的熱依汗古麗·尤努斯說。
熱依汗古麗·尤努斯家住烏什縣前進鎮鐵提爾村,家有6口人,59歲的爸爸尤努斯·奧斯曼因患有高血壓、左眼白內障,無法干重體力活,重擔就落到她和媽媽肩上。畢業于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的熱依汗古麗·尤努斯,2018年主動前往浙江省衢州市務工,不僅有了穩定收入,還為父母購買了洗衣機、電冰箱等,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條件,提高了生活品質。外出務工還提高了自己的國家通用語言水平,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
據了解,地區借助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紡織工程系、阿克蘇技師學院等中職學校師資、場地對八縣一市組織招募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開展集中培訓,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和遵紀守法意識,鼓勵、指導企業大力開展崗前技能培訓,以“以師帶徒”方式培養新招錄員工盡快掌握崗位技能,發揮轉移就業服務站帶隊干部作用,協助企業開展夜校培訓,全面提升企業員工素質和能力,提高就業穩定率。同時將思想教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紀律教育等內容貫穿培訓全過程,進一步增強“五個認同”,增進民族大團結,促進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2018年至今,累計培訓15693人次,其中紡織服裝崗前培訓12853人次。
提升穩定就業質量
“現在務工人員月收入在2300元至3500元。看到他們拿到工資開心的樣子,我也很高興。”9月19日,在湖北省一家企業駐廠帶隊的管理干部阿曼古麗·克然木說。
每天,阿曼古麗·克然木都會到企業跟各生產線上的班長見面,及時掌握轉移就業人員的動態情況。由于務工人員大多年齡在20歲左右,又是第一次離開父母、離開家鄉,剛到企業工作時情緒低落,精神狀態不好。阿曼古麗·克然木就利用休息時間,找他們談心、做思想工作、教國家通用語言、學習規章制度和專業技能等,鼓舞了務工人員的干勁。
據了解,地區根據外出務工人員實際情況,成立轉移就業服務站黨支部,統籌安排各項工作,做好輸出地、輸入地以及用工企業之間的溝通協調工作,及時發現和處理各類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同時加強帶隊干部管理,壓實工作責任,做好貧困家庭勞動力跟蹤服務,有效提升整建制轉移就業跟蹤服務質量。節假日期間,加強與輸出縣(市)溝通協調,做好轉移就業人員節后返崗工作,企業穩定用工得到保障。
此外,地區規范企業用工行為,監督、指導企業結合人性化管理理念,科學合理制定管理制度和薪酬待遇標準,向員工提供“夫妻房”,宿舍24小時熱水,設立圖書室、網吧、體育設施等,為員工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并且經常性地開展文娛活動,切實增強企業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同時加強國家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上級政策的宣傳力度,結合勞動監察日常巡查檢查,指導幫助用人單位規范勞動用工行為,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及時兌現勞動報酬,切實維護勞資雙方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