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阿克蘇日報記者 鄧麗娟 通訊員 曹慧) “阿布拉江弟弟,古麗吉馬要結婚了,有沒有需要我們幫忙的?”9月5日一大早,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塔木托格拉克鎮秋馬克村67歲的村民張秀芬一家就來到該鎮諾其宋村農民阿布拉·太外庫力家串門。
“阿依先木汗姐姐,太謝謝你們了,我們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你們明天過來參加婚禮就好了。”56歲的阿布拉·太外庫力熱情地說。
阿布拉·太外庫力口中的“阿依先木汗姐姐”就是張秀芬。因為從小生在阿瓦提,長在阿瓦提,張秀芬從小就會說一口流利的維吾爾語,村民們也給她取了一個維吾爾族名字“阿依先木汗”。
兩天前,阿布拉·太外庫力給張秀芬打電話說自己家要嫁女兒,邀請張秀芬一家來參加孩子的婚禮。
說起兩家之間的淵源,要從2013年說起。當年10月,阿布拉·太外庫力剛到秋馬克村一個月,和朋友住在戈壁灘上一個簡陋的土坯房里,靠放羊維持生計。他們房子周圍有幾戶種植棉花的漢族居民,張秀芬家就是其中一戶。一天,阿布拉·太外庫力的朋友回家辦事,留下他一個人照看200余只羊,當天風雨交加,他又冷又餓。
“雨下得特別大,羊也受驚了,我很擔心,去羊圈看羊時全身都淋濕了,我們住的房子漏雨,沒有帶厚衣服,也沒有吃的,我感到很絕望。”阿布拉·太外庫力回憶:“當時,是‘阿依先木汗’姐姐給我送來了熱騰騰的面條,還給我送來了棉衣和被子,讓我心里特別溫暖,我永遠也不會忘那天。”
從那以后,阿布拉·太外庫力從心底里認下了這個漢族姐姐。逢年過節,他都會去看望張秀芬一家。5年前,張秀芬的丈夫突發腦出血,三個孩子都在外地,她要照顧臥床的丈夫,還要管理家里的180畝棉花和外來務工人員,生活的重擔全落在她一個人肩上。得知姐姐家的難處后,阿布拉·太外庫力每天都會來幫助張秀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阿布拉江弟弟每天過來幫我照顧老伴,給他做按摩,還幫我扛棉花袋,什么重活他都搶著干,就好像干他自己家的事一樣,我特別感謝這個弟弟。”張秀芬說。
就這樣,阿布拉·太外庫力與張秀芬在生產生活上互幫互助,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阿布拉·太外庫力家是諾其宋村的貧困戶,除了平日里有幫扶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幫助外,張秀芬也時常幫助他。經常指導阿布拉·太外庫力棉花種植技術,還引導他的孩子們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各種技能,幫他們樹立“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理念,讓阿布拉·太外庫力一家解放思想。
在駐村工作隊和張秀芬的幫助下,2018年阿布拉·太外庫力不僅如愿脫了貧,3個孩子也分別在阿瓦提縣城和阿克蘇市找到了穩定的工作。
“阿依先木汗姐姐給了我們一家很多幫助,她就是我的親姐姐,我們會一直這么相處下去,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阿布拉·太外庫力說:“搞好民族團結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我和阿依先木汗姐姐就像石榴籽一樣,誰也離不開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