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全面推進水權水價改革
實現節水增效雙贏
新疆平安網訊(新疆日報記者 於強富 張婷 隋云雁)8月9日上午,哈密市伊州區大泉灣鄉黃蘆崗村田間地頭處處綠意盎然,村民呂榮光正在地里察看棉花長勢。
“今年我家種了52畝地,28畝西瓜、24畝棉花,今年初我們這里進行水權水價改革,水價漲了,再不能像以前那樣大水漫灌了,52畝地全部采用滴灌技術,處處節約用水。今年,我比往年用水少了,收入卻增加了。僅28畝西瓜純收入就有10萬元,相當于過去種100畝棉花的收入?!眳螛s光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大泉灣鄉位于哈密市伊州區東部,是棉花主產區,棉花產量占哈密市的40%。
“去年我們鄉耕地面積23.76萬畝,其中種植棉花就達21.7萬畝,雖然棉花產量高,但耗水也不少,這對農業長遠發展不利,節水是根本出路?!贝笕獮赤l黨委書記何忠東說。
哈密市年降水量36毫米,蒸發量卻高達3300毫米。水資源短缺、用水結構不合理、水利用效率低等諸多因素,制約著哈密農業發展。為此,從2005年起,哈密市加大節水力度,在全疆率先創建節水型社會。在農業上調整種植業結構,推行高效節水技術,到2018年底,哈密市建成以膜下滴灌為主的高效節水面積133萬畝,占總灌溉面積的85%以上。農業高效節水工程建設有力地促進了哈密市用水結構調整,農業用水比例由2005年的88.1%下降到目前的80%,用水效率和效益顯著提高。
讓每一立方米水發揮最大效益,關鍵是要建立農業水價形成機制。
今年,哈密市堅持節水優先,認真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推進水權水價改革,統籌生活、生產、生態用水,明晰農業水權,建立二輪承包土地農業水權制度,并頒發農業水權使用證書,全面推行“定額收費、超定額加價”制度,多用水、多交錢。對機電井實行井電雙控,通過控制用電量實現控制抽水量。
哈密市水利局水政水資源管理中心主任吳紅芳告訴記者,哈密市就水權水價改革后農民的水費支出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結果顯示,雖然水價漲了,但農民的水費支出卻沒有增加,原因是農民開始節約用水了。據測算,今年全市農業用水有望減少1.4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