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李寧春(左一)在皇宮北村村委會會議室給貧困戶集中傳達黨的惠民政策
新疆平安網訊(新疆法制報記者 童文艷 張蕾 通訊員 陳耀齋)一年前,這里垃圾如山,污水橫流,街道擁擠;一年后,這里庭院干凈,樓房嶄新,街道寬敞,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7月15日,記者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茫丁鄉皇宮北村,被這里翻天覆地的變化所震撼。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變化?皇宮北村第一書記、精河縣委政法委、應急管理局、網信辦、工商聯駐該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李寧春給出答案:“變中求新,變中突破。”
鄉村振興 舊貌換新顏
皇宮北村位于奎賽高速公路北面,與精河縣精河鎮相鄰,是一個城中村。一年前,村民經過該村村委會時,都會捂著鼻子快速跑過去。因為其旁邊有一座“垃圾山”,臭氣熏天,蒼蠅滿天飛,嚴重影響村民的生活。
2017年,工作隊入駐該村后,發現這個“垃圾山”的形成由來已久,村民們習慣把生活垃圾以及拆房子的建筑垃圾都傾倒在這里。日積月累,“垃圾山”足足有3米高,幾乎擋住了村委會辦公樓的采光。
李寧春認為,建設美麗鄉村,就要從清除“垃圾山”開始。他多次找職能部門溝通,并給精河縣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王炎召反映了情況。最終,在政法委領導的協調下,“垃圾山”近3噸的垃圾用了3輛大貨車,花了3天時間清理完畢。
垃圾清理了,工作隊又鼓勵村民種花種草,打造美麗庭院。
隨著環境的改變,李寧春開始下功夫解決涉及村民生產生活的“老大難”問題。
皇宮北村南戈壁村民小組有102戶村民,這里長期水壓低,一到夏季就沒水。
去年6月,正是夏季用水高峰期,這里再次停水。李寧春一面協調應急管理部門派消防車給村民們送生活用水,一面向縣委政法委等部門匯報情況。在政法委及其他派駐該村單位的共同努力下,該村籌集7萬元重新開挖管道,進行維修。
去年8月,管道修好,村民用水方便了。
用水問題解決了,接下來解決用電問題。
南戈壁村民小組養殖區住著10戶村民,由于地處偏遠,長期沒有通電,村民都是私下拉電線“蹭電”用,存在火災隱患。
李寧春和隊員跑了幾次電力公司,終于將電線拉進了養殖區。
黨建引領 凝聚合力
工作隊隊員們在推進該村民生工程建設時,普遍感覺整個村缺乏一股團結向上的凝聚力。
工作隊注意到,皇宮北村黨支部班子成員配備不齊,而且黨員年齡偏大,后備力量儲備不足,黨員發揮作用不明顯,黨支部每月組織的活動,黨員都不愿意參加。
鑒于此,工作隊幫助村黨支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村“兩委”班子和工作隊把黨小組設置到3個合作社,派駐3名黨員作為黨建指導員,完成3項工作:宣講黨的好政策、調解矛盾糾紛、培養優秀青年。
村民阿不都音·吉力力勤勞肯干,養了200只羊、110頭牛,自己掙到錢后,還幫助村里其他村民共同致富。
阿不都音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皇宮北村黨支部書記韓莉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作為該村派駐養殖合作社的黨建指導員,韓莉萍積極幫助阿不都音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并主動培養引導阿不都音向黨組織靠攏。
與阿不都音一樣,該村棉花種植合作社負責人玉素甫江·松爾特夏等6人也得到了黨建指導員、村黨支部副書記吐爾洪·鐵力瓦地的幫助。其中,社員玉素甫江·牙合甫能吃苦、愛勞動,關注村里的事,并積極參加村里活動,被吐爾洪發展成了村里的宣講員,之后經過組織培養考察,成為一名預備黨員。
在黨員的帶動和幫助下,目前,該村24名青年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扶貧幫困 點燃希望
村“兩委”班子和黨員的變化,也讓村民們看到了希望。
30歲的村民拜合提古麗·艾買提以前種了3畝地,整天除了干活,就圍著3個孩子轉,不愿意出門與人交流,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李寧春在走訪中了解到拜合提古麗會做衣服,便安排她去學習制作禮服。
與此同時,工作隊成立了天使之興合作社,村里免費提供廠房,購買了3臺縫紉機、2臺鎖邊機,召集拜合提古麗等會手藝的婦女在家門口就業。
拜合提古麗學成后,在天使之興合作社做被套、衣服,每天能掙80元錢,再加上她在微信上賣自己制作的禮服,每月收入達3000余元。
如今的拜合提古麗每天化著淡妝,穿著鮮亮的連衣裙,已成長為合作社的一名業務骨干。
今年60歲的阿布拉江·米拉洪是村里的貧困戶,年輕時遭遇車禍受傷,導致記憶力下降,家里有一對雙胞胎,全家僅靠3畝果園度日。
今年4月,李寧春去阿布拉江家走訪時,鼓勵他在果園里散養生態雞,并協調工作隊給其送了300只雞苗。現在,每只雞長到約2.5公斤,李寧春又忙著幫阿布拉江銷售,按一只雞80元至100元不等的價格出售,目前已售出一半。
首批生態雞銷售成功后,工作隊又給阿布拉江送來了第二批500只雞苗。李寧春給阿布拉江算了一筆賬:500只雞苗,純利潤是4萬余元。聽到這里,阿布拉江一家人都笑了。
記者了解到,工作隊為皇宮北村村民量身制訂的扶貧計劃已經逐一落實,該村29戶貧困戶已處于鞏固脫貧期。
李寧春告訴記者:“扶貧、改變村容村貌不只是干點事,更要帶著感情干事。能為村民做點實事,再苦再累都值。”
王炎召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皇宮北村的點滴改變,離不開各駐村單位的大力支持,也凝聚著工作隊隊員的心血和汗水。要想建設平安和諧的新農村,干部必須有思路,村民必須有勁頭,困難才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