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介紹塔城的文章,開篇大都這樣定位:塔城,位于祖國的西北邊陲。雖是邊陲之地,但塔城擁有的愛,并不比祖國內地城市少,而且是飽含深情的愛,極富詩意的愛,融合了悠遠而時尚的愛。
我第一次去塔城,還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事了。那時從烏蘇到塔城,只有一條路,400多公里,坐長途汽車要走兩天時間,第一天晚上住廟爾溝。之所以如此之慢,主要是路況太差,說是公路,但只有個別路段有瀝青,其他全是砂石路面。路隨著山梁溝坎的地形,一會兒上坡,一會兒下溝,蜿蜒曲折,坑洼不平,特別是從廟爾溝到托里縣有一段山間道路,更是艱險難行,時速只能在10公里左右,比人步行快不了多少。
第二天下午快到塔城時,滿車人雖已飽受塵土和顛簸之苦,但終于快到塔城的喜悅之情掛在每個人的臉上,有的竟哼起了小曲……我被這種喜悅感染著,同時也從每個人不同的喜悅中,品讀著他們對這座邊陲古城的愛,對這座城里親朋好友的愛,對這里青山綠水藍天白云的愛。
后來幾十年間,我去塔城至少百余次。感受到的巨大變化就是公路。烏蘇到塔城,不但經由廟爾溝這條簡易公路已改擴建成了標準的國家二級公路,而且又先后修建了烏蘇—克拉瑪依—鐵廠溝—塔城一級公路和高速公路。
塔城,在這10.5萬平方公里富饒美麗的大地上,百余年歷史深處的紅樓、英氣勃發的塔爾巴哈臺山、巍峨雄奇的百余公里“天山畫廊”、山花爛漫的巴爾魯克風景區、銘刻著愛國情懷的小白楊哨所、清香四溢的托里野玫瑰谷……這些自然與人文的景觀,都無不向外界洋溢著極富詩意的愛的芳香,歡度著一年四季,迎接著八方游客……
更令塔城人欣喜的是:2019年5月30日,塔城正式通火車了!眾所周知,鐵路是交通運輸的大動脈,如今塔城正式通了火車,這將意味著塔城又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時代。至此,塔城這座內陸城市,除了水路之外,公路、鐵路和早已通航了的空中之路已全部開通。
塔城,蘊藏著無限發展潛能的一方熱土。承載著塔城各族群眾對家鄉的愛,將由公路、鐵路和空中的路,播灑到高山,播灑到原野,播灑到霞光燦爛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