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油氣勘探開發作為安全執法檢查重點
新疆平安網訊 應急管理部近日印發《關于切實強化油氣增儲擴能安全生產保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正確處理安全生產與增儲擴能的關系,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并提出了防范4類事故的23項關鍵防控措施。
據應急管理部安全基礎司負責人介紹,國內石油天然氣生產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壓艙石”。近年來,我國國內石油天然氣增儲擴能遠不及消費增長步伐。黨中央、國務院從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高度,要求全面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歷史教訓表明,生產強度短期內的快速提升,往往容易導致生產安全事故多發,甚至誘發重特大事故,不僅會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損害,還會嚴重影響油氣增儲擴能戰略實施。
對此,《通知》要求,建立自上而下、相互銜接的定期會商研判工作機制,就是要對風險超前研判、及時應對、抓早抓小,不讓風險演變成災難。要嚴格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做到安全設施設計未經審查同意不得開工建設、未經竣工驗收合格不得投入使用。在堅守安全紅線前提下推進“放管服”改革,嚴禁地方擅自取消和縮小許可范圍,嚴禁將中央企業陸上油氣審批事項下放到縣級有關部門。
針對企業增儲擴能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通知》明確,要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制度,完善落實隱患舉報獎勵制度。針對承包商事故多發問題,明確項目發包方對發包工程安全生產負主要責任;要求將承包商納入本企業安全管理體系,執行統一的安全生產標準;嚴格承包商能力審核,建立承包商名錄,控制專業分包的范圍,減少承包商交叉作業;嚴格承包商安全業績考核,建立不合格承包商信息共享機制。針對新員工短期內大幅增加問題,要求確保企業“三項崗位人員”持證上崗、確保新員工經安全培訓合格后上崗,確保承包商和勞務派遣人員接受同等安全培訓,將油氣企業關鍵崗位職工納入高危行業領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動計劃。
《通知》還提出了防范4類事故的23項關鍵防控措施。在防范井噴失控方面,要求重點管控高壓高含硫油氣井安全風險,建立井涌等未遂事件統計分析制度,提升15分鐘內正確關井和第一響應能力等。在防范化解極端天氣等自然災害風險方面,要求強化預報預警,按照“寧防十次空,不放一次松”原則,嚴格落實極端天氣來臨前海洋石油及時撤出危險區域作業人員的制度等。
圍繞強化精準監管,加大增儲擴能安全檢查執法力度,《通知》提出,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安全檢查執法職責,強化針對性執法檢查,將油氣勘探開發作為安全執法檢查重點;統籌各層級執法計劃,推行“互聯網+”等方式方法,加大明查暗訪力度,依法嚴厲處罰違法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