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通訊員 成石麟)今年初以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通過深入推進河湖長工作機制、實施“清四亂”專項整治項目、治理尾礦侵占河道等措施,形成全市河湖治理保護“一個標準、一張藍圖、資源共享、共同治理、協調推進”格局,讓昌吉市各族群眾共享河暢、岸綠、水清的良好生態環境。
位于昌吉市城東的頭屯河總長度為144公里,流域面積2533平方公里。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多家采沙場在該河段內大肆采沙。后來,采沙場遺留的尾礦逐漸侵占河道,造成河床出現行洪隱患,破壞了生態環境。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昌吉市對歷史遺留的尾礦進行了全面梳理,確定了治理范圍。
今年初,按照昌吉市政府要求,昌吉市宏遠博興建材有限公司先后投入了440萬元,分兩次對昌吉市轄區頭屯河水庫至東干渠渠首水管站河段兩公里的河床尾礦進行了清理。7月23日,筆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利用大型機械對這段河床做最后的掃尾和整理工作。
昌吉市宏遠博興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賈福峰向筆者介紹說:“我們兩次清理總共清理了50.1萬方尾礦,基本完成了對這一段河道的治理工作。經過清理后的河道行洪隱患基本被消除,頭屯河的生態環境也逐漸恢復。”
位于昌吉市城西的三屯河總長度為202公里,流域面積3273平方公里。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人們在該河段亂采亂挖,致使河床出現了許多沙堆和沙坑,影響河流正常通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昌吉市成立了河長制領導小組,對該河存在的沙堆和沙坑數量進行全面梳理,確定了治理范圍,實施三屯河“清四亂”整治項目。去年12月至今年5月底,昌吉市經濟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和昌吉市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投入7000余萬元,對該河段23公里的66個沙堆進行了清理,對12個沙坑進行了回填,目前已完成90%的清理工作。
近年來,昌吉市全面建立和落實河湖長工作機制,昌吉市境內共有21條河流被列入河長制名錄,總長度為1250公里、流域面積2.32萬平方公里,濱湖河景觀湖、13座中小型水庫被納入湖長制名錄進行管理。各級河長、湖長履行各項職責,加強源頭保護,堅持水岸線同治、水污染防治,扎實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整治,加強執法監督檢查,穩步推進河道生態恢復,取得良好成效。今年上半年,州級河長對昌吉市境內河流巡河2次,縣市級河長開展巡河活動16次,立查立改各類問題113個,立案整改12件,及時更新了河長及“三員”公示牌32塊、宣傳公示牌16塊。
昌吉市河長制工作辦公室科員徐亞南說:“下半年,我們將把推動河湖長制工作與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相結合,持續深入地整改河道治理問題,進一步建立健全責任落實機制,推動河長將管河、護河、治河的責任落到實處,有序推進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行政執法等任務。同時,進一步加快完善兵地河長制工作共同推進機制,加深昌吉市和兵團在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治理、行政執法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共同治理、協調推進的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