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通訊員 薛凱)智能滴灌、遠程監控、在線指導……智慧農業正改變傳統農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產方式,極大地解放了勞動力,降低了生產成本。
這兩天,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雨軒金玉米種植合作社的晚熟西瓜正是灌溉的時候,合作社的負責人戴德英告訴筆者,現在只需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上千畝地的施肥、澆水工作,高效節水滴灌系統不僅解放了人力,還解決了憑經驗澆水的缺陷。昌吉市雨軒金玉米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戴德英說:我們的智慧農業設施有一個墑情監測功能,根據數據就可以知道澆水達到多少深度有多少墑情就可以停水了。現在一畝地大概澆水30-40立方米水,減去人工加上電費,一年就能省3到4萬塊錢。
據了解,該系統是一種最新研發使用的田間灌溉管理系統,它能實現所有系統管控——包括地塊的遠程實施監控、澆水狀態實施監管、用水節水實施分析、數據分析等多種功能,農戶只需在手機上安裝一個app即可完成遠程遙控澆水。戴德英告訴筆者,灌溉管理系統依靠太陽能面板供電,通過手機app客戶端進行操作,通過網關來給它傳輸數據,手機客戶端一操作,通過網關來傳導它是開是關,全程就搞定了。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破解水資源瓶頸制約,根本出路在于節水。以前,昌吉市二六工鎮由于缺水,土地流轉每畝地承包費只有150元左右,現在加入高效節水滴灌系統后,不但每畝地承包費增加至650元,同時也把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雨軒金玉米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戴德英說:“有了這個系統以后,我們改變了傳統的那種費時費工的澆水模式,現在我們使用的高科技智慧農業真正起到了提質增效的作用。”
據了解,昌吉市二六工鎮共有耕地89000畝,其中75000畝已經安裝了節水滴灌系統,下半年將繼續推廣高效節水滴灌10000畝,實現二六工鎮高效節水全覆蓋。二六工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楊勇說:“農業實現了純粹的高效節水滴灌,現在技術越來越成熟,可以實現土地大面積流轉,大幅度增加農民的收入。”
截至目前,昌吉市已累計投入資金8.2億元,實施高效節水面積114萬畝。根據計劃,到2020年,昌吉市高效節水面積將達到116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占總灌溉面積的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