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阿勒泰新聞網記者 董世菊)隨著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文化路七道巷鍋爐房的關停,原七道巷爐房所屬供暖區域并入市北區清潔能源供暖示范區,這標志著全疆最大清潔能源供暖項目,今年冬天將在阿勒泰市正式投入使用,覆蓋北區100萬平方米內區域即將實現無煤化、集中供暖清潔化。

7月30日,記者來到總投資2.39億元、占地1.5萬平方米的阿勒泰市北區清潔能源供暖示范項目區,紅色外墻與天藍色玻璃相間,地上沒有煤渣,不見傳統的煙囪,遠遠望去更像是一處社區活動中心而不是鍋爐房。進到一樓設備間,里面沒有刺鼻的氣味,十分干凈整潔,一眼望去,幾乎都是管道和大罐,用綠色標識標明各自用途有序排開。

“四臺共計120MW(兆瓦)高溫熱水鍋爐,設計供熱能力100萬平方米。這里一般不用人看守,工作人員按時進行巡檢即可。二樓總控制室可以看到這里的每一臺設備運行情況。”阿勒泰市興業集中供熱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劉維剛告訴記者。與此同時,該鍋爐集中供熱系統還采用云服務綜合管理系統,整個供熱系統控制可實現按需供熱,根據當前室外溫度的變化對系統溫度、流量進行自動調節,從而實現無人值守并節能的目標。


談及“電供暖”的運行成本,劉維剛說,該項目完成后采取的是平谷運行模式,即:利用夜間谷價電力(0.12元/度)運行供蓄熱,白天利用夜間蓄熱罐熱水放熱滿足白天供熱所需,能節省一部分電費支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推進綠色發展,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和國務院“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及自治區“電化新疆”要求,2017年,阿勒泰市開始啟動北區清潔能源供暖示范項目策劃研究,該項目新建鍋爐房一座(4500平方);對現有13座換熱站進行了系統升級改造;新建蓄熱罐6個,總容量為12000m3;新建110kv變電站,專供該項目所需電力。項目已于2019年1月31日凌晨4時開啟電供暖的試運營,效果良好。

作為自治區清潔能源供暖示范地區,阿勒泰地區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環保理念,供暖企業主動尋求產能升級方案,加快清潔能源轉型,探索消納富裕電能的新模式,提高電氣化水平。以本項目為例,該供暖系統可滿足100萬平方米的供熱需求,年均消納電能1.58億度,每年節約標準煤5.54萬噸(每噸煤330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8萬噸、二氧化氮排放2055噸、二氧化硫排放4155噸、碳粉塵排放3.76萬噸,對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自治區級生態環境示范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