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問我的戶口簿丟了,該怎么補辦?”“補辦的身份證在哪里領?”“我孩子的戶口要遷到外地,需要準備哪些材料?”……7月14日11時許,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公安局城鎮派出所辦證大廳,面對群眾咨詢,戶籍民警王松有條不紊地逐一解答。
一般情況下,公安機關的戶籍業務大多由女民警承擔,而今年32歲的王松已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5年,他用耐心細致的工作態度證明,男民警不但能辦理戶籍業務,而且可以做得很出色。
“老百姓來辦事,你熱情一點,耐心一點,笑容多一點,即使事情辦不成,他們心中也是熱乎乎的?!蓖跛烧f。
王松一天的工作是從推開辦證大廳的門開始的。上班時間是10時30分,可他每天提前一個小時到崗。
11時30分許,辦證大廳已聚集了不少人,王松不停地接收材料,回答提問,看著排了十幾個人的隊伍,他連喝水都顧不上。即便這樣,他也滿臉笑意地接待群眾,態度和藹地解答咨詢,動作麻利地辦理業務。
記者看到,王松的辦工桌有點“亂”:桌上一臺電腦以及各種印章和辦公用品;桌子左側是一個簡易的多層置物架,擺放著提前打印好的空白表格、各類文件報表、戶口簿等;右側掛著一個收納袋,分門別類裝著各種戶籍業務的一次性告知單。
“你可能會覺得有點亂,但我用起來很順手……”王松笑著說道,戶籍工作需要嚴謹的程序,容不得半點兒馬虎。為更好更快地為群眾辦理戶籍業務,王松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把戶籍業務按照類別設計成表格,打印出表格填寫樣式模板,并制作一次性告知單,辦理哪些業務需要什么材料、怎樣填寫表格,群眾一目了然。
當日12時許,一位王姓老人拄著拐杖走進了大廳,得知其要補辦身份證后,王松熱情接待了老人。
“辦理身份證需要照相、采集指紋……”老人聽力不好, 王松介紹了相關程序,可老人一臉茫然。王松從座位上站起來,靠近老人,大聲說了3遍,老人終于點了點頭。隨后,老人開始采集指紋,結果按了兩三次也沒成功。
“老人因長時間勞動,手指上布滿裂痕,像這種指紋采集不成的情況需要備注一下?!蓖跛梢贿呎f著,一邊幫老人辦理業務。
剛送走老人,一位中年男子走進來咨詢王松:“請問補辦身份證需要啥手續?”王松剛回答完,又來了一位辦理身份證的居民,同樣的內容,他又微笑著重復了一遍……
“辦理戶籍業務是個細致活,非常繁瑣,而多數老百姓不了解相關政策,需要一遍遍重復解釋,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除了耐心,還是耐心。”王松笑著說。
戶籍工作項目多,各種業務流程和所需材料也不一樣。為了做好工作,王松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他把戶籍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每項戶籍業務辦理流程、政策做到爛熟于心,成為戶籍政策的“百事通”。
除了做好大廳的各種工作外,王松還時常外出“拓展”業務。今年5月,王松了解到,尉犁縣尉犁鎮敦買里村一個2015年出生的孩子至今沒有落戶。經詢問其母親得知,原來孩子的出生醫學證明丟了,所以一直拖到現在。如今,孩子要上幼兒園,不得不辦理落戶手續。
了解事情經過后,王松多方積極協調,最后幫助對方補辦了出生醫學證明,給孩子辦理了落戶手續。與此同時,王松還積極為轄區年事已高或行動不便的人開展上門辦證和送證活動。
辦理落戶手續、開具戶籍證明……王松每天重復著同樣的工作,但他總是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