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克孜勒蘇日報記者 祖麗皮亞)今年以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從農村生活、農業生產產生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入手,緊密結合現代農業發展,總結經驗,擴大推廣,積極創建農村能源環境保護模式。
克州當前農田地膜使用面積為19.5萬畝,農田地膜使用量780.6噸,計劃回收率80%。積極開展地塊調查問卷的系統錄入、審核工作,完成克州地膜原位監測點15個采集點第二次取樣監測,以及地膜殘留量檢測、錄入、填寫、審核工作。
印發制定克州2019年創建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示范縣項目工作,項目定位于阿圖什市,項目投資總額約90萬元,其中廢舊地膜回收80萬元、建立20個農田地膜殘留監測點5萬元,開展政策法規宣傳和農業執法活動等能力建設資金5萬元。因地制宜建立地膜回收補貼機制,堅持“誰回收、誰補貼”的原則,按照20元/畝的補貼標準,建立核心示范區。對回收廢舊地膜過程中成效顯著的村委會或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給予獎勵,提高地膜回收一線的工作積極性。
開展地膜應用和殘膜污染監測,設置100個廢舊地膜殘留長期定位監測點,按照統一操作規程,開展定位監測并進行數據采集。
開展政策法規宣傳和農業執法活動,面向所有地膜生產、經營、使用、回收和再利用主體,發放地膜污染治理指導宣傳手冊,做到項目區戶均一冊;在地膜生產、銷售、使用、回收等關鍵時期,由阿圖什市農業農村部門牽頭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開展農田地膜管理聯合執法。組織技術人員會同縣(市)有關部門聯合對部分鄉鎮開展戶用沼氣、大型沼氣和利用設備的安全生產實地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將各種安全事故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組織技術人員在各縣(市)指導廢舊地膜治理、第二次全國農業污染源(種植業普查污染源)普查、沼氣安全生產、農作物秸稈資源臺賬建設等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提出整改,有效確保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清潔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