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小庚這樣的好親戚是我們的福氣,是自治區‘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讓我們成為一家人。我給小庚寫封感謝信,是想讓更多人知道我的這位蒙古族弟弟做的好事!”7月10日上午,61歲的塔城市阿不都拉鄉沙沃村村民徐發根帶著一封感謝信來到了塔城市水利局。
信中的小庚是塔城市水利局干部庚巴提。2018年年初,50歲的庚巴提第一次以結親干部的身份來到徐發根家,由此開啟了兩家人難以割舍的親情。
小庚來了,徐大哥笑了
結為親戚后,庚巴提每次到徐發根家,都搶著做飯、打掃院子。細心的庚巴提干什么總是想到前面,在他眼里,徐發根夫婦就是自己的親哥嫂。
庚巴提第一次來到徐發根家,發現他走路很慢,彎腰也費勁。本就有腰椎間盤突出的徐發根,還有肢體殘疾,干不了重體力活,家里的40畝地流轉出去了,靠土地流轉費和殘疾人補貼維持生活。熱心的庚巴提幫徐發根在塔城市聯系了一份工作,管吃管住每月還有2500元工資。
“小庚對我們這么好,還幫我找到了穩定的工作,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徐發根夫婦逢人就說,臉上笑容也多了。
春節到了,徐大哥心暖了
2018年春節鐘聲敲響時,庚巴提打電話給徐發根一家送去祝福,卻聽出電話那頭的徐發根有心事。原來,徐發根的兩個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因為工作忙沒有回家過年。看到別人家熱熱鬧鬧,老兩口守在家里悶悶不樂。
第二天,庚巴提和妻子來到徐發根家里拜年,還邀請他們到自己家里補一頓年夜飯。“大過年的,你們好不容易休息了,再不能給你們添麻煩了。”徐發根感動地說。但庚巴提知道,盼不到孩子回家團圓老兩口心里難受,所以硬是把他們請到了自己家。
晚上,庚巴提的妻子做了徐發根夫婦愛吃的飯菜,老兩口和庚巴提80多歲的母親一起聊天,這頓年夜飯吃得和和美美。臨走,庚巴提的妻子還準備了干果和點心,“徐大哥,這些紅棗、核桃你都帶回去,這是我自己做的糕點,你要是愛吃的話,下次再給你做。”看著忙前忙后的庚巴提夫妻倆,徐發根夫婦心里暖暖的。
你來我往,親情在升溫
2018年年底,庚巴提幫著徐發根搬進了新蓋的安居房,收到徐發根“開伙飯”的邀請,庚巴提提前到商場選了一臺電冰箱。“你們的工資也不多,每次來我家,都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現在連電冰箱也給我們買來了!”收到這份大禮,徐發根夫婦心里非常感動。
今年2月的一天,塔城市發生5.2級地震。庚巴提擔心徐發根一家,直接開車趕往30多公里外的沙沃村,看到徐發根夫婦倆沒事,他才放心。
現在,徐發根只要有時間,就會帶上自家的土雞蛋和牛奶去看望庚巴提的母親,兩家人的關系越來越親。
為了表達對這個蒙古族弟弟的感激之情,徐發根夫婦商量后寫了封感謝信,平實的話語道出了不平凡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