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克孜勒蘇日報記者 祖麗皮亞)今年,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目標,全面提高農業技術推廣綜合能力。
積極開展耕地質量保護提升工作。今年,克州計劃完成84個點土樣采集和分析工作。在阿圖什市格達良鄉、上阿圖什鎮、阿湖鄉,開展了小麥、玉米、棉花三大作物化肥利用率田間試驗3個,每個肥效試驗面積1畝。目前,試驗田作物長勢良好。
狠抓鹽堿地品種選育和改良利用技術工作。通過不同土壤調理劑、飼草耐鹽不同品種試驗,研究耐鹽堿飼草品種、減少化肥用量等,為多種技術措施的實施和效果提供科學依據。在阿圖什平原林場鹽堿地開展堿蓬、田箐、柳枝稷、高丹草試驗示范面積各10畝,采集土樣11個;通過鹽堿地改良利用技術,在平原林場種植堿蓬和田箐100畝,烏恰縣黑孜葦鄉種植柳枝稷80畝,阿湖農場試驗種植柳枝稷、田箐面積6畝。
全力抓好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統防統治工作。建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統防統治核心示范點3個,各類作物綠色統防統治面積4000畝,輻射帶動作物綠色防控統防統治面積8.5萬畝,防治效果達85%以上。
大力開展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工作。針對克州土地貧瘠、鹽堿重及農民種植收入低等狀況,積極拓展新思路,以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引進爆裂玉米、春季大豆、優質高產打瓜、綠瓤水晶瓜、臺灣南瓜、中藥材板藍根、飼草柳枝稷7個新品種。通過加強作物生長期的管理,以及中耕、除草、施肥、澆水、打藥、間苗、定苗等工作。目前,各類作物長勢良好,新品種試驗示范達到預期目標。
加強技術指導,突出服務實效。今年來,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結合科技下鄉、“訪惠聚”“民族團結一家親”等活動,邀請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自治區農科院專家,組織當地專家、技術骨干開展各類作物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班25期,召開水晶瓜栽培管理技術指導現場培訓會1場,舉辦“科技活動周”宣傳活動2次,培訓基層農業技術人員和農牧民3000余人次,通過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努力實現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